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山西临县华润联盛黄家沟煤业有限公司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130号批复的单独保留矿井,主体企业为山西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位于吕梁市临县湍水头镇黄家沟村,行政区划隶属于湍水头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5′53″~111°08′16″,北纬37°42′49″~37°44′32″。临县至太原公路在本矿西南部由北向南穿过。北距县城39km,南距吕梁市22km,交通极为方便。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隶属关系:隶属于山西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
井田面积:南北长3.2km,东西宽2.3km,面积7.3922km2。
批准开采煤层:2—10号煤层。
矿井瓦斯等级: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2]1703号矿井瓦斯鉴定等级批复,山西临县华润联盛黄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属瓦斯矿井,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3 m3/min。
煤层自燃情况:根据2014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测试报告,本矿现采5#煤层的吸氧量0.66cm3/g,自燃等级为Ⅱ类,倾向性质为自燃。井田内目前尚未发现有煤层自燃现象。
煤尘爆炸情况:根据2014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测试报告,本矿现采5#煤层爆炸指数为23.63%,具有爆炸危险性。
- 1 -
矿井地质构造情况:井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之山西断隆的西缘。鄂尔多斯台拗的河东断凹部位。发育有近南北向的褶皱及高角度的正断层。总的看来构造简单。为一走向近南北向,向西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区域构造主要有炭窑村断层(F7)和中阳~离石向斜,井田位于炭窑村断层东侧,中阳~离石向斜北端。井田内构造简单,总体上为一不对称向斜,向斜西翼倾角较大,倾角约15°—30°;东翼倾角较小,倾角约5°-13°。此向斜为中阳—离石向斜在本井田的延伸部分,另外在开采中发现3条断层及1个陷落柱,未发现有岩浆岩入侵现象。井田内有采空区分布,但无相邻矿井采空区。
矿井水文地质情况:本井田位于离石矿区的最北部。离石矿区北以本井田北边界为界,南到中阳县城,呈一南北狭长的向斜盆地,中部开阔,南北两端收敛。南北长45km,东西宽4~12km,面积约300km2,该区水文地质单元属柳林泉域。区域地势北高南低,经过地表水的长期侵蚀和搬运,昔日的黄土高原已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形成今日的黄土梁峁地貌景观,区域外出露的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区内含煤岩系之沉积基底。本区属黄河流域三川河水系北川河支流。井田内无常年性水流,均为季节性河流,雨季洪流经区内各大沟谷汇入区外的北川河,北川河与东川河,南川河在离石市交口镇一带汇集于三川河向西流入黄河。北川河为常年性水流。据1957年、1958年水文站观测资料,年平均流量1.98m3/s。根据地质报告资料显示,该区域水文地质属中等类型。
矿井涌水情况:矿井最大涌水量:60m3/h;正常涌水量:40m3/h。
- 2 -
开拓方式:矿井共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3个井筒,其中主斜井主要承担提煤,兼做安全出口,副斜井主要承担运料、行人,兼做安全出口,回风立井用于矿井回风。
矿井通风方式:属于中央并列式,其中主斜井,副斜井,专门用来输送新鲜风流,回风立井用来排出污浊风流。
反风方式:采用全矿性反风,利用风机反转,使风流反向的方法。
提升方式:主斜井为机轨合一,采用带式输送机提升方式,担负全矿井原煤的提升任务,配备一部JTP1.6×1.2型单滚筒检修绞车,轨距600mm。副斜井配备1部JK-3.5/31.5E型矿井提升机担任矿井运料的提升任务,主斜井、副斜井提升任务完全满足矿井运煤、运料要求。供电方式:矿井采用10kv电压供电,地面设有10KV变电所一座,进线两回路,分别引自星原水泥厂110KV变电站不同母线上,供电距离为1.6km。两回线路,一回路工作,一回路带电备用,当一回路发生事故停止供电时,由另一回路保证矿井安全用电,主提升机、风机房、主水仓、采区水仓等一类负荷均实现双回路供电,掘进工作面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且全部实现双闭锁。
落煤方式:开拓和准备巷道采用炮掘工艺,回采巷道采用综掘工艺,矿井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首采工作面位置位于我矿井田西北部11采区,采用大采高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
支护方式:矿井开拓和准备巷道均采用锚网索喷联合支护式,在地质构造带顶板不易维护时可在其基础上增加砌碹钢梁支护,但必须保证顶板要接顶严密。回采巷道采用锚网索支护方式。
- 3 -
顶板处理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第二节矿井年度采掘衔接计划
一、采掘计划
1、原煤产量计划:
2015年我矿计划原煤产量65.88万吨,其中回采煤量为60.84万吨,掘进煤量为5.04万吨。
2、综合进尺计划:
2015年计划综合进尺为2480m。
二、采掘工作面布置:
1、采煤工作面接续:自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其中2月-4月为矿井竣工验收及取证时间),主要回采1103综采工作面;2015年8月底完成工作面搬家,2015年9月至年底开始回采1102综采工作面。2015年采煤工作面计划采煤量为60.84万吨。
2、掘进工作面接续:2015年1月完成1102工作面切眼扩刷,2015年5月至9月完成110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2015年10月底完成1101工作面切眼导硐,2015年11月-12月完成1101回风绕道及风桥施工,2015年7月-11月完成1101回风顺槽掘进工作;2015年12月底完成1101工作面切眼扩刷工作。2015年计划掘进煤量为5.04万吨,计划综合进尺为2480m。
第三节可能导致各类事故的条件、原因和地点根据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批复,山西临县华润联盛黄家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0.63m3/min,属瓦斯矿井。根据
- 4 -
2014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测试报告,本矿现采5#煤层自燃等级为Ⅱ类,属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
现结合山西临县华润联盛黄家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2015年度采掘接续计划,将危险源分析如下:
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当中最主要的致灾因素之一,我矿虽然为瓦斯矿井,但瓦斯治理也是我矿的重中之重,以免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源可能存在的地点为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及通风不良的地段。
水灾事故:根据地质预测预报资料显示,我矿现开采5#煤层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含水层较弱,对矿井威胁较小,但我矿井田内存在许多地质小构造,揭露断层均具有导水性,如果探放水工作滞后或管理疏漏,就会给掘进工作面带来水患威胁。7#煤层在掘进过程中可能会受顶板灰岩水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作。危险源存在的地点为井下各采掘工作面。
火灾事故:根据2014年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提供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检验报告,本矿现采5#煤层自燃等级为Ⅱ类,倾向性质为自燃;又根据2012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2]1703号文批复,本矿5#煤层最短自燃发火期为6个月。因此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未及时封闭的情况下煤层自燃事故的风险等级较高。另外各类电气设备若现场使用不当,也可造成电气火灾的发生。危险源存在的地点为井下采掘工作面及各供配电点。
煤尘爆炸事故:山西临县华润联盛黄家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5#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掘进工作面,掘进机高速切割煤体以及煤
- 5 -
炭装卸、运输及通风中容易产生大量煤尘,煤尘爆炸事故风险等级相对较高。危险源存在的地点为井下各采掘工作面。
顶板冒顶片帮事故:山西临县华润联盛黄家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现采的5#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泥岩。在开采过程中,顶板易垮落,不需要进行强制性人工放顶。但顶板管理向来为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重大节点,所以必须加强采掘工作面强顶板管理。危险源存在的地点为井下各采掘工作面。
机电、提升、运输事故:由于我矿井下机电、运输设备布置相对集中,运输环节较为复杂,故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机电、提升、运输等系统的管理。危险源存在地点为井下各运输巷道及交岔点。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评价
根据本矿2015年度采掘接续计划,现存重大事故隐患有:本矿涌水量每小时正常为40m3,但涌水稳定,造成突然淹井事故的可能性较小,水患主要为地表水采空区塌陷造成的裂缝倒灌井下以及7#煤层在掘进过程中顶板灰岩水的影响;斜井跑车;瓦斯、煤尘、顶板隐患等。
其余均为一般事故隐患。
第三章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领导组织机构
第一节领导组织机构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2015年矿井有效预防灾害事故,快速处理事故,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我矿成立了灾害预防和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张冬平(矿长)
- 6 -
副组长:贾建武(总工程师)
刘玉兵(安全副矿长)
成员:王慧(生产副矿长)孙多友(机电副矿长)
卫利平(通风副矿长)赵耀军(行政副矿长)
宋德平(综合办主任)王谈照(调度主任)
张引生(保卫科科长)
各副总工、各科室人员、各队队长。
值班电话:外线0358-******* 内线86005 86006
无线66000 66001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矿长、矿总工程师必须立即赶到矿调度室组织抢救,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矿总工程师是协助矿长指挥抢险救灾的第一助手,矿长未到之前,由矿总工程师代矿长行使指挥救灾职责。小组成员接到矿井发生灾害事故通知后,必须迅速赶到调度室,服从矿长的统一指挥,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规定,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各有关单位提供处理事故的资料,为领导制定抢险及救灾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二节发生事故的汇报程序
水灾事故:井下地点发生透水预兆或透水后,由该地点当班负责人立即通过就近电话报矿生产调度室说明发生水灾地点、性质及人员伤亡情况,并积极采取措施和选择撤退路线。
火灾事故:事故地点附近人员立即通过附近电话通知矿生产调度室说明火灾性质,发生火灾地点,以及火灾规模,然后报告当班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