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D
△ R二--- X 100 (2)
R
式中:AR—冻融循环后的强度损失率,%;
R—按照6. 3冻融试验前,试件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MPa:
RD—按照6. 3冻融试验后,试件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MPa:
试验结果汁算精确至0. l%o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7.1.1出厂检验项目: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强度、吸水率。
7.1. 2型式检验项目:对本标准中规泄的产品技术要求进行全部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试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立型鉴立:
b)生产中如品种、原材料、混凝上配合比、工艺有较大改变、设备大修时:
c)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2批量
页脚.
每批路而砖应为同一类别、同一规格、同一等级,每20000块为一批,不足20000 块,亦按一批汁:超过20000块,批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7.3抽样
7.3.1外观质量检验的试件,抽样前预先确左好抽样方法,按随机抽样法从每批产品中抽取50块路而砖,使所抽取的试件具有代表性。
7.3.2规格尺寸检验的试件,从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试件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10块路面砖。
7.3.3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的试件,按随机抽样法从外观质量及尺寸检验合格的试件中抽取30块路而砖(其中5块备用)。
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试件的龄期为不少于28d°
7.4判定规则
7.4.1外观质量
在50块试件中,根据不合格试件的总数(K1)及二次抽样检验中不合格(包括第一次检验不合格试件)的总数(K2)进行判泄。
若K1W3,可验收;若Kl>7,拒绝验收:若4WK1W6,则允许按7. 3.1规迫进行第二次抽样检验。
若K2W8,可验收:K2>9拒绝验收。
7.4.2尺寸偏差
在10块试件中,根据不合格试件的总数(K1)及二次抽样检验中不合格(包括第一次检验不合格试件)的总数(K2)进行判定。
若K1W1,或难收;K123,拒绝验收;Kl=2,则允许按7.3.2规定进行第二次抽样检验。
若K2二2,可验收;K223拒绝验收。
7.4.3物理、力学性能
经检验,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符合某一等级规泄时,判该项为相应等级。
若两种耐磨性结果有争议,以GB/T12988试验结果为最终结果。
7.4.4总判迫
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都符合某一等级规泄时,判为相应等级;有一项不符合合格品等级规立时,判为不合格品。
页脚.
8标志、使用说明书
8.1标志
岀厂产品中,至少有0.5%的路面砖应有明显的标志。
产品出厂时,必须提供产品质疑合格证。产品合格证主要包括生产企业爼称、产品标记、商标、批量编号、证书编号,并由检验员或承检单位签章。
8.2使用说明书
为方便使用,供方应提供路而砖的使用说明书,说明现场施工方法和要求及参考使用数量。
9包装、运输及贮存
9.1包装
用吊装托架装运时,应拥扎牢固。亦可不用吊装托架散装。
9.2运输
产品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掷。运输时应避免碰撞。
9. 3贮存
路而砖贮存场地应平整、坚实。应按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分别堆放。散装堆垛高度不得超过1. 5m。
页脚.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A1试验设备
Al. 1试验机
试验机可采用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亂
试件的预期破环荷载值不小于试验机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o
A1. 2垫压板
采用厚度不小于30mm、硬度应大于HB200、平整光滑的钢质垫压板,垫压板的长度和宽度根据路面砖公称厚度按表A1选取。
表A1垫压板尺寸mm
试件厚度不小于0.9倍有效使用边长时,可以不用垫压板:试件厚度大于等于
100mm*使用200mmX 100mm垫压板大于试件受压面时,可选择160mmX80mm垫压板。A2试件
A2. 1试件数量为5块
A2. 2试件的两个受压而应平行、平整。否则应对受压而磨平或用水泥净浆抹而找平处理,找平层厚度小于等于5mm.
A3试验步骤
A3. 1淸除试件表而的粘渣,毛刺,放入室温水中浸泡24h。
A3. 2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放置在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置,然后将垫压板放在试件的上表而中心对称位置(如图A1所示)。(图略)
页脚.
A3. 3启动试验机,匀速连续地加荷,加荷速度为0.4?0.6\IPa/s,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
A4结果计算与评泄
抗压强度按式(A1)计算:
P
Rc二.. .......................... (A1)
A
式中:Rc--抗压强度,MPa:
P—破环荷载,N:
A—试件上垫圧板面积,或试件受压而积mm2。
结果以5块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汁算精确至0. lMPa o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B1试验设备
Bl. 1试难机
试验机可采用抗折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或带有抗折试验架的压力试验机。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和量程要求同本标准附录A1. 1。
B1.2支座及加压棒
支座的两个支承棒和加压棒的直径为40mm,材料为钢质,其中一个支承棒应能滚动并可自由调整水平。
B2试件
试件数量为5块。
B3试验步骤
B3. 1淸除试件表而粘渣、毛刺,放入室温水中浸泡24h。
B3. 2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而附着水,顺着长度方向外露表面朝上宜于支座上(如图B1)所示。抗折支距为度件厚度的4倍。在支座及加压棒与试件接触而之间应垫有3?5mm厚的胶合板垫层。(图略)
页脚.
B3. 3启动试验机,连续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为0.04?0.06MPa/s,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 o
B3. 4结果计算与评定
抗折强度按式(B1)计算:
3P1
(Bl)
2bh2
式中:Rf ―抗折强度,MPa:
P—破环荷载,N;
1 ―两支座间的中心距离,mm;
b--试件宽度,mm:
h―试件厚度,mm。
结果以5块试样抗折强度的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汁算精确至0. OIMPa.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