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向含有0.1mol溶质的D溶液中滴加E溶液,Al3+刚好完全沉淀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此时沉淀Al(OH)3和BaSO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5mol,SO42-刚好完全沉淀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
===AlO2-+2BaSO4↓+2H2O,此时沉淀BaSO4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0.2mol≤n≤0.25mol,所所以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之和最多为0.25mol,故答案为:0.25。
5.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__。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固体B__;沉淀C__;沉淀D__;溶液E___。
(3)写出①、②、③、④四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__;
②___;
③___;
④__。
【答案】过滤 Al2O3Al2O3、Fe2O3Fe2O3K2SO4、(NH4)2SO4 Al2O3+2NaOH=2NaAlO2+H2O Al3++3NH3·H2O=Al(OH)3↓+3NH4+ NaAlO2+HCl+H2O=Al(OH)3↓+NaCl
2Al(OH)3加热Al2O3+3H2O
【解析】
【分析】
KAl(SO4)2溶于水,Al2O3和Fe2O3均不溶于水,混合物A加水溶解后,溶液中是KAl(SO4)2,沉淀C为Al2O3和Fe2O3;由转化关系图可知,向沉淀C中加NaOH溶液,Fe2O3不反应,沉淀D为Fe2O3,Al2O3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可得Al(OH)3沉淀,Al(OH)3受热分解生成固体B为Al2O3;向溶液中加过量氨水,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被沉淀,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溶液中E为K2SO4、(NH4)2SO4,经过蒸发、结晶,得到K2SO4和(NH4)2SO4,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
【详解】
(1)溶液和沉淀的分离利用过滤;
(2)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Al2O3,C为Al2O3、Fe2O3,D为Fe2O3溶液E为K2SO4、(NH4)2SO4;
(3)反应①为Al2O3+2NaOH=2NaAlO2+H2O;
反应②为Al3++3NH3?H2O=Al(OH)3↓+3NH4+;
反应③为NaAlO2+HCl+H2O=Al(OH)3↓+NaCl;
反应④为2Al(OH)3加热Al2O3+3H2O。
6.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
a.S b.N2 c.Na d.Mg e.Al
(2)若A为强碱溶液,则X可能为____。
a.CO2 b.AlCl3 c.Al d.Mg e.Al2O3
(3)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____。
(4)若A、B、C为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
则B的化学式为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____或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或___。
【答案】de ab FeCl3 2Fe3++Fe=3Fe2+加入硫氰化钾,不显血红色,然后加入氯水,显血红色,则为亚铁离子 Al(OH)3盐酸氢氧化钠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解析】
【分析】
(1)根据常见的强氧化剂单质氧气和氯气分析;
(2)根据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分析;
(3)在溶液C中滴入AgNO3,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此沉淀为AgCl,由题意与转化关系可推知A为Cl2,x为还原性较强的金属,由所学知识推x为铁单质;
(4)x为强电解质,应属于强酸、强碱或者盐类,但根据图所示转化关系确定x只能为强碱或强酸。能与强碱、强酸连续反应的常见物质就是铝的化合物。
【详解】
(1)a.S与氧气反应生成SO2,SO2和氧气反应生成SO3,故不选a;
b.N2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故不选b;
c.Na与氧气在常温下生成Na2O,Na2O与氧气加热生成Na2O2,故不选c;
d.金属Mg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氧化镁与氧气不反应,故选d;
e.Al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与氧气不反应,故选e;
选de。
(2)a.CO2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选a;
b.AlCl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选b;
c.A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铝不反应,故不选c;
d.Mg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不选d;
e.Al2O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氧化铝不反应,故不选e;
选ab;
(3)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则B为FeCl3,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为FeCl2,Fe2+易被氧化,所以FeCl2在贮存时,应加入铁粉来还原Fe3+,离子方程式为
2Fe3++Fe=3Fe2+;检验此C溶液中含有Fe2+的操作方法是:加入硫氰化钾,不显血红色,然后加入氯水,显血红色,则为亚铁离子。
(4)若x为强酸,则A为偏铝酸盐、B为氢氧化铝、C是铝盐;若x为强碱,则A为铝盐、B为氢氧化铝、C是偏铝酸盐;则B的化学式为Al(OH)3,X的化学式可能为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或Al(OH)3+OH-=AlO2-+2H2O。
7.明矾在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用废铝灰(含Al、Al2O3、Fe、Fe2O3、FeO 等)为原料制取明矾的工艺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Fe3+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为1.9~3.7。
(1)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酸溶”时,Al2O3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滤渣2”经碱洗、水洗、干燥和煅烧,得到的产品的名称是_____(填俗称)。
(5)“步骤②”包含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及干燥。
【答案】Al3++3H2O?Al(OH)3(胶体)+3H+ Al2O3+3H2SO4=Al2(SO4)3+3H2O
2Fe2++H2O2+2H+=2Fe3++2H2O 调节溶液pH,使沉淀完全铁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分析】
废铝灰(含Al、Al2O3、Fe、Fe2O3、FeO 等)加入足量稀硫酸进行酸浸溶解并过滤,得到含有Al3+、Fe2+、Fe3+、SO42-的酸性滤液,滤渣1为不与硫酸反应的杂质,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将滤液中的Fe2+氧化为Fe3+,由于Fe(OH)3比Al(OH)3更难溶,向氧化后的滤液中加入
Al(OH)3,Fe3+转化为更难溶的Fe(OH)3沉淀,过滤后得到含有Al3+、SO42-的滤液,滤渣2为Fe(OH)3,向滤液中加入K2SO4制得产品溶液,对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最终得到产品硫酸铝钾的晶体,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明矾是强酸弱碱盐,弱酸根离子Al3+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物质形成沉淀而除去,从而达到达到净水的目的。其反应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
Al3++3H2O?Al(OH)3(胶体)+3H+;
(2)“酸溶”时,Al2O3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Al2O3+3H2SO4=Al2(SO4)3+3H2O;
(3)“氧化”时,加入氧化剂过氧化氢,将滤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4)“步骤①”加入滤液中加入Al(OH)3,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值,由于Fe(OH)3比Al(OH)3更难溶,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滤渣2”的成分是Fe(OH)3,煅烧时分解生成氧化铁,它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颜料,俗名是铁红;
(5) “步骤②”是从溶液中获得产品明矾,包含的操作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及干燥。
8.某混合物浆液含有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C→Al 的制备方法称为电解法,请写出阳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D 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 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 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_____。
A .温度
B .溶液的pH 值
C .Cl -和2-4SO -的浓度
(3)固体D 是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 (4)0.2molCl 2与焦炭、TiO 2完全反应,生成CO 和TiCl 4(熔点-25℃,沸点136.4℃)放热
8.56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
(5)用惰性电极电解时,2
4CrO -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分离后得到的含铬元素的粒子有24CrO -﹣和27CrO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2O 2--4e -=O 2 AB Zn-2e -+2OH - =Zn(OH)2 2Cl 2(g )+TiO 2(s )+2C (s )=TiCl 4(l )
+2CO (g )△H=﹣85.6kJ?mol ﹣1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2
4CrO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
动,从而脱离浆液; 22
4CrO -+2H +?27CrO -+H 2O ; NaOH 和H 2
【解析】
【分析】
(1)固体混合物含有Al (OH )3、MnO 2,加入NaOH 溶液,过滤,可得到滤液A 为NaAlO 2,通入二氧化碳,生成B 为Al (OH )3,固体C 为Al 2O 3,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得到Al ;固体D 为MnO 2,加热条件下与浓盐酸反应可生成氯气;
(2)题中涉及因素有温度和浓度;
(3)固体D 为MnO 2,是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该电池的负极是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Zn-2e -+2OH - =Zn(O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