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25-07-18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是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五课第二框题。课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五课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加之,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很多负面事件,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失去精神和灵魂,或者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本课自身在教材中的地位,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感受民族精神巨大力量的能力;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知道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懂得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掌握在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分析教材基础的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作用。依据:只有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支撑性作用,才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激励青年一代肩负使命,传承民族精神,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决定其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依据:由于“民族精神的作用”这一问题的理论性强,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仿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