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世说新语》)
(乙)
李业过山路,值暴雷雨,投村舍避之。邻里甚远,村家只有一小童看舍,业牵驴拴于檐下,及稍霁①,已暮矣。小童曰:“阿翁即欲归不喜见宾客可去矣。”业谓曰:“此去人家极远,日势已晚,固不可前去也。”须臾②,老翁归,见客欣然,留止宿。既晓恳留,欲备馔,业愧谢再三。因言曰:“孙子云阿翁不爱宾客,某又疑夜前去不得,甚忧怪及。不意过礼周旋③,何以当此?”翁曰:“某家贫,惭于接客,非不好客也!”
(注释)①霁:雨停止,天放晴。②须臾:一会儿。③周旋:交际应酬;打交道。
13 . (乙)文中李业决定留宿的原因,最不可能的一项是
第5 页共10 页
A.地方偏僻,无处安顿B.已经日暮,夜行困难
C.老翁好客,欣然挽留D.饭食已备,盛情难却
14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去”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B.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C.此去人家极远D.某又疑夜前去不得
15 .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阿翁即欲归不喜见宾客可去矣。
16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某家贫,惭于接客,非不好客也!
17 . 在待客之道上,两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结合内容谈两点体会。
六、诗歌鉴赏
鉴赏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8 . 诗歌首页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
19 . 诗歌第三句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全诗抒发了强烈的。
七、语言表达
20 . 下面是一位学生毕业时写给自己老师的一封信的正文。请从语言的简明连贯和修辞的角度加以修改。
老师您好! ①您渊博的知识启迪我的智慧,②您关怀的目光滋润我的心田,③我的人生一直受到您亲切话语的激励。④我的成长离不开您无微不至的悉心培养。虽然我毕业了,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⑤您的教导将永远使我牢
第6 页共10 页
记。
_______句不连贯,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句不简明,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第⑤句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名著阅读
21 . 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人恰当的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收获心灵的成长。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____》,让我们明白了欧阳修把仕途坎坷的抑郁寄托于山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的旷达情怀是多么高尚;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小说《孤独之旅》中记述了______ (作品人物名)经历了孤独最终成长的故事,让我们学会坚强,勇敢面对困境;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在短篇小说《____ 》(作品名)中,反复写道“我”心中默念叔叔两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贵重,世态的凉薄。
(2)下列片段是选自《水浒传)的人物外貌描写,请指出所写的人物分别是谁。
①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_____)
②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_____)
③跨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痣),腮边微露些少赤须。(_____)
九、作文
22 . 题目:原来是这样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第7 页共10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2、
四、句子默写
1、
五、对比阅读
1、
第8 页共10 页
六、诗歌鉴赏
1、
七、语言表达
1、
八、名著阅读
1、
九、作文
1、
第9 页共10 页
第10 页共1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