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
5.5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2020年北京冬奥会速滑服主要材料是聚氨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用CO2生产可降解塑料,原子利用率100%,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C.生活中菜叶、鱼骨等垃圾可以作为沼气原料,沼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我国成功研制世界最大口径单体碳化硅反射镜,碳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有关化学研究中借助仪器分析的说法正确是
A.借助电子显微镜就可以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B.借用色谱仪(色谱分析法仪器)测定反应速率
C.借助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仪可以分析有机合成产物
D.借助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的各种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硝基苯结构简式:
B.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C.环氧丙烷的键线式: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8
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钾合金和镁铝合金都是密度小、硬度大的合金
B.玉米制乙醇、蛋白质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C.石油化工的裂解气可以作为溴水提取溴单质的萃取剂
D.中国古代采用加热胆矾或者绿矾的方法制取硫酸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钠投到MgCl2溶液中:2Na+Mg2+=2Na++Mg
B.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lO2-+HCO3-+H2O=Al(OH)3↓+CO32-
C.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Cu+2NO3-+2H+=Cu2++2NO2↑+H2O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4 g P4(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6N A
B.11g超重水(T2O)含有的电子数比中子数多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的C-Cl键的数目等于0.3N A
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溶于水呈黄绿色,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 A
7.三氟化氮(NF3)(氟元素只有两种价态:-1或0)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若1 mol NF3被氧化,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C.若生成0.4 mol HNO3,则转移0.4 mol电子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的1H-NMR上有4个峰
B.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一定条件下1 mol与K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的KOH
D.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与甲基相连的碳碳单键变活泼,被KMnO4氧化而断裂
9.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X、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核外电子
数,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X、Y、Z三种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增大
B.Y、Z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后者稳定性强
C.Y、Z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后者半径小
D.工业上用电解W和Z形成的化合物制备单质W
10.某温度时,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CH3COOH)=K(NH3·H2O)=1.8×10-5;在冰醋酸中K(HClO4)=1.6×10-5;K1(H2SO4)=6.3×10-9,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O4在水中为强酸,在冰醋酸中为弱酸
B.在冰醋酸中可能发生反应:HClO4+NaHSO4=NaClO4+H2SO4
C.在某温度下,0.1 mol·L-1氨水和醋酸溶液中,c(NH4+)=c(CH3COO-)
D.氨水和HClO4溶液反应后,若c(NH4+)>c(ClO4-),则溶液呈酸性
11.下列实验操作或试剂的选择都合理的是
A.减压过滤时,常用倾析法先转移上部清液,溶液量不超过漏斗容量的2/3,慢慢开大水龙头,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下部沉淀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FeCl2和FeCl3混合液中的Fe2+
C.用NaOH溶液除去溶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D.向CoCl2溶液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并振荡,溶液的颜色会从蓝色逐渐变成粉红色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K+、SiO32-、CO32-
B.中性溶液中:Cl-、Mg2+、Al3+、K+
C.c(H+)/c(OH-)=1×1012 mol·L-1的溶液中:NH4+、Cu2+、SO42-、CH3COO-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Fe2+、SCN-、NO3-
13.侯氏制碱法原理是:NH3+H2O+CO2+NaCl=NaHCO3↓+NH4Cl析出碳酸氢钠,下列实验装置及原理设计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时得到氨气很少,主要原因是分解得到NH3、HCl的遇冷会重新化合
B.用装置乙生成的CO2速率很慢,原因是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着大理石的表面
C.用装置丙模拟侯氏制碱法,可以同时通入NH3、CO2,也可以先通氨气再通CO2
D.用装置丁分离得到产品NaHCO3,为得到干燥产品,也可采用减压过滤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与石英熔化时,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相同
B.SiHFBr2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个稳定结构
C.重水在3.8℃时就变成了“热冰”,可能与重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有关
D.NaHSO4加热融化时破坏了该物质中的离子键和共价键
15.工业上把Cl2通入冷NaOH溶液中制得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某化学小组在一定温度下将氯气缓缓通入NaOH溶液中,模拟实验得到ClO-、ClO3-等离子的物质的量n(mol)与反应时间t(min)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所需NaOH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
B.a点时溶液中n(NaCl):n(NaClO3):n(NaClO)=6:1:1
C.t2~t4,ClO-离子的物质的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3ClO-=2Cl-+ClO3-
D.使用漂白液时,为了增强漂白效果,可以向漂白液中通入二氧化硫
16.某废液阳离子只可能含有:Na+、NH4+、Ba2+、Cu2+、Fe2+、Fe3+、Al3+中的某几种,实验设计了下述方案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已知:步骤①中,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产生的沉淀会部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步骤①中的现象,说明废液中一定含有Al3+
B.步骤②,由红棕色固体可知,废液中一定存在Fe3+
C.取溶液丙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Na+
D.该废液一定含有NH4+、Ba2+、Cu2+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
17.(7分)含有Li元素的无机化合物A,遇水强烈水解,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制造,是具有良好前景的储氢材料。在一定条件下,4.60 g固体A与10.7 g NH4Cl固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固体LiCl和8.96L气体NH3。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式是 ,(2)写出化合物A 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物质A 的性质:物质A 熔点390℃,沸点430℃,密度大于苯或甲苯,不溶于煤油,遇水反应剧烈,也要避免接触酸和酒精。在空气中化合物A 缓慢分解,对其加强热则猛烈分解,但不会爆炸。在750~800℃分解为化合物B 和氨气。
①物质A 在750~800℃分解的方程式为: 。
②久置的物质A 因水解大部分变质而不能使用,需将其销毁。遇到这种情况,可用苯或甲苯将其覆盖,然后缓慢加入用苯或甲苯稀释过的无水乙醇,相似水解的反应机理,A 与乙醇发生醇解,请写出A 醇解反应的方程式: 。
18.(4分)CuCl 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 2·2H 2O 制备CuCl ,并进行相关探究。
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已知实验操作的步骤为: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b.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HCl →c.点燃酒精灯,加热→d.反应一段时间,熄灭酒精灯,冷却→e.停止通入HCl ,然后通入N 2
【资料查阅】3002222140HCl CuCl H O CuCl CuCl Cl >?????→???→+气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 的名称是 。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 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 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 。
(3)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 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 2或CuO 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
①若杂质是CuCl 2,则产生的原因是 。
②若杂质是CuO ,则产生的原因是 。
19.(8分)近年来,为应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问题,CO 2综合利用技术作为潜在的解决方案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CO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下图是在不同温度下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
2
()
lg
()
c CO
c CO
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工业上可以通过增高反应装置来延长矿石和CO接触的时间,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
B.CO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铬(Cr)
C.工业冶炼金属铜(Cu)时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CO的利用率
D.CO还原PbO2的反应△H>0
(2).一定条件下Pd-Mg/SiO2催化剂可使CO2“甲烷化”变废为宝
2
222
/
4
42
Pd Mg SiO
CO H CH H O
+=======+
-
,最佳催化温度是200℃~300℃左右,超过300℃催化剂会完全失活、反应停止。向密闭容器通入v(CO2):v(H2)=1:4的反应气体,常温进料开始加热,画出生成甲烷的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