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25-07-07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I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编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

学校概况 (1)

报告说明 (2)

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3)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3)

(一)毕业生规模 (3)

(二)毕业生结构 (3)

1.性别结构 (3)

2.院系结构 (4)

3.生源地分布 (5)

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6)

(一)总体就业率 (6)

(二)毕业去向 (6)

(三)各院系/专业的就业率 (7)

1.本科毕业生 (7)

2.专科毕业生 (8)

三、就业流向 (9)

(一)地区流向 (9)

1.本科毕业生 (9)

2.专科毕业生 (9)

(二)行业流向 (10)

1.本科毕业生 (10)

I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专科毕业生 (11)

(三)就业单位流向 (12)

1.本科毕业生 (12)

2.专科毕业生 (12)

(四)就业职业流向 (13)

1.本科毕业生 (13)

2.专科毕业生 (13)

(五)主要签约单位 (14)

四、升学流向 (14)

第二篇:就业工作特色 (17)

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举措 (17)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学校就业工作的领导 (17)

(二)开拓思路,强化措施,努力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 (17)

(三)挖掘潜力,拓宽渠道,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18)

(四)深化改革,突出特色,实现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19)

(五)立足服务,加强指导,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19)

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政策 (20)

(一)就业工作投入不断加大,确保就业工作有序进行 (20)

(二)完善就业激励机制,营造全员就业工作格局 (20)

(三)合理安排就业实习,保障教学任务有效完成 (20)

(四)强化实习实训指导,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21)

(五)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21)

三、毕业生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评价 (22)

II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三篇:就业相关分析 (23)

一、薪酬水平 (23)

二、专业对口度 (24)

三、就业能力满足度 (25)

四、就业满意度 (27)

第四篇: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28)

一、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 (28)

二、省内就业为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8)

三、依托企业就业,合理分配人才资源 (29)

四、行业分布多元,优势突出 (29)

第五篇: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30)

一、专业课 (30)

二、实践教学环节 (30)

三、任课教师 (31)

四、对母校的满意度 (32)

五、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建议 (33)

(一)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发展优势学科 (34)

(二)创新人才培养载体,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4)

(三)不断突出分类指导,引导学生实现就业 (34)

(四)强化就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35)

(五)坚持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35)

III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学校概况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创建于1979年,原名吉林技工师范学院,隶属原国家劳动总局,1983年划归吉林省管理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校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专业课师资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也是目前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本科职业师范院校,被誉为职业教育师资的摇篮。

现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13个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体育教研部2个教研部,职业技术教育、设计艺术、传媒、分子营养、电子信息技术、机电技术、企业管理、应用化学、吉林省地方经济、葡萄酒工程10个研究所。我校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语言文字基本功等各类大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奖励。毕业生社会认可程度明显提高,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保持在85%以上。

学校以职教师资教育为核心功能,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主线,形成了职技高师教育、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技术教育“三位一体”,职教教师培养与培训“双重支撑”的办学格局。在办学属性上,坚持学术性、职业性和师范性的“三性”统一;在办学特色上,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双师”型人才,突出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既有师能又有技能;在内涵及载体建设上,始终致力于职教师资培养、职教师资培训、职教科学研究、职教信息服务四个中心建设;在服务职教全局上,注重发挥职教师资保障、职教科研引领、教育教学示范和职教文化建设四大母机功能。

好风凭借力,乘势正当时。学校紧紧抓住全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全面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教强省的有利时机,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实施办学创新工程,推进新校区建设,实现学校功能、特色的整体再造,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有影响、省内有地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工程技术师范大学。

1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报告说明

毕业生就业质量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加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在中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发展到注重质量的新阶段,通过对就业质量的检测与分析,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必由之路。

因此,学校开展和加强就业分析工作,不仅仅是政策要求,更是自身的迫切需要:一方面,进行就业状况分析,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与跟踪体系,为我校优化专业及学科结构提供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就业质量的跟踪分析可为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具体环节提供数据参考。

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一项重要工作。2013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学校编制和正式发布《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

1.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5年8月31日。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

2.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新锦成)调研数据,调研面向全校2015届毕业生,自2015年10月28日至2015年11月30日,历时34天,共回收有效问卷615份,回收率达31.65%。使用数据涉及就业相关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部分。

2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3

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毕业生规模

2015届毕业生共2215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885人,专科毕业生330人。本科毕业生人数较2014届有所增加,专科毕业生人数略有减少。

数据来源: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二)毕业生结构

1.性别结构

学院2015届毕业生中,女生人数较多,男女性别比为0.75:1。

数据来源: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院系结构

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0个学院32个专业;其中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人数占比位居前三位,分别为18.14%、16.55%和14.32%。

数据来源: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4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专科毕业生分布在4个学院7个专业;其中经济贸易学院毕业生人数最多,占比为57.27%。

数据来源: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3.生源地分布

2015届毕业生来自全国26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其中62.39%来自本省(吉林省),省外生源来自内蒙古自治区(3.25%)、辽宁省(2.66%)及山东省(2.44%)的居多。

数据来源: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5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6

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一)总体就业率

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78%,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70%,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6.06%。

注:1.就业人数包括单位就业(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应征义务兵、地方基层项目、国家基层项目、参军)、升学、出国、出境、自由职业;

2.就业率=(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00%。 数据来源: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二)毕业去向

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的主要毕业去向均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占比分别为62.49%、43.94%。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数据来源: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三)各院系/专业的就业率

1.本科毕业生

本科毕业生中,29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0.00%及以上,其中工业设计、教育技术学、软件工程及通信工程等9个专业的就业率为100.00%。

7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数据来源: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2.专科毕业生

专科毕业生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就业率最高,为94.59%。

数据来源: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8

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9

三、就业流向

(一)地区流向

1.本科毕业生

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分布广泛,覆盖全国32个省、市及自治区。其中60.02%的毕业生选择在本省(吉林省)就业,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省内就业毕业生集中在长春市、吉林市及通化市,占比分别为75.54%、5.86%、4.11%。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省及江苏省,占比分比为5.43%、3.82%、3.08%,围绕环渤海湾经济区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版金融理财APP项目商业计划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