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主要以_________和_________ 为主。
5、在植物体中,含量居有机化合物第二位的是_________,仅次于纤维素。
6、生物碱具有碱性是由于其含有一个_________。
7、木质素是属于_________化合物,花色素是属于_________化合物。
8、花色素的种类很多,但具有相同的_________结构,各种花色素的结构差异是在_________。同一种花色素的颜色的有变化,在偏酸条
件下呈_________,偏碱条件下是_________。
9、莽草酸途径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生物碱是一类_________化合物,它是由植物体内_________代谢中间产物_________衍生出来的,因此施用_________可增加其含量。
11、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始起物是_________。
五、问答题
1、试指出萜类分类依据、种类以及生物合成途径。
2、简述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3、举例说明植物体内重要的类萜及其生理意义。
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二、是非题
()1、韧皮部装载有2条途径,即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2、韧皮部中的物质可以双向运输。
()3、解释筛管中运输同化产物的机理的学说有3种,其中压力流动学说主张筛管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的膨压建立起来的压力势梯度来推动的。
()4、同化产物经过维管系统从源到库的运输称为短距离运输。
()5、源叶中的光合产物装载入韧皮部的细胞途径可能是“共质体→质外体→共质体→韧皮部筛管分子”。
()6、有机物在机体内的分配只由供应能力和运输能力二个因素决定。
()7、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源与库的地位始终保持不变。
()8、许多实验证明,有机物的运输途径主要是由本质部担任的。
()9、玉米接近成熟时,将其连杆带穗收割后堆放,则穗中有机物向秸杆倒流,不利于有机物在穗中积累,反而减产。
()10、昼夜温差大,可减少有机物的呼吸消耗,促进同化物向果实运输,因而使瓜果的含糖量和谷类种子的干粒重增加。
三、选择题
1、在植物有机体中,有机物的运输主要靠哪个部位来承担?()
A、韧皮部
B、本质部
C、微管
2、在植物体中,细胞间有机物的运输主要靠哪种运输途径?()
A、共质体运输
B、质外体运输
C、简单扩散
3、韧皮部装载时的特点是()。
A.逆浓度梯度;需能;具选择性
B.顺浓度梯度;不需能;具选择性
C.逆浓度梯度;需能;不具选择性
4、在筛管运输机理的几种学说当中,主张筛管液是靠源端和库端的压力势差建立起来的压力梯度来推动的,是哪一种?()
8
A、压力流动学说
B、胞质泵动学说
C、收缩蛋白学说
5、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为()A、蔗糖B、果糖C、葡萄糖
6、在细胞质泵动学说和收缩蛋白学说中,都认为有机物运输需要()
A、充足的水
B、合适的温度
C、能量
7、温度是影响有机物运输的外界因素之一,当温度降低时,运输速度就会变()
A、快
B、慢
C、不变
8、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白天一般比晚上()A、快B、慢C、一样
9、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速度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是间接,主要起控制作用的是()
A、叶内蔗糖浓度
B、水分的多少
C、阳光充足与否
10、有机物在植物内运输的最适温度一般为()
A、25℃—35℃
B、20℃—30℃
C、10℃—20℃
11、温度降低可使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速度降低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减弱了
B、呼吸速率降低了
C、筛管粘度减弱了
12、韧皮部同化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是受三种能力的综合影响()
A、供应、竞争和运输能力
B、供应、运输和控制能力
C、运输、竞争和收缩能力
13、温度对同化物质的运输有影响,当气温高于土温时()
A、有利于同化物质向顶部运输
B、有利于同化物质向根部运输
C、只影响运输速率,对运输方向无影响
四、填空题
1、韧皮部装载过程有2条途径:和。
2、有机物的长距离运输途径通过。
3、到现在为止,能解释筛管运输机理的学说有三种:、和。
4、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物输出到的过程。
5、温度影响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方向,当土温大于气温时,则有利于光合产物向运输。
6、当温度降低时,呼吸作用相应;导致有机物在机体内运输速率;但温度如果过高,呼吸增强,也会消耗一定量
的有机物质,同时胞质中的酶也可能开始钝化或被破坏,所以有机物运输速度也。
7、影响同化产物运输的矿质元素主要有。
8、影响有机物的分配有3个因素:、和;其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9、影响有机物在机体内运输的外界条件有、和。
10、植物体内糖类运输的主要形式为。
11、同化产物在机体内有3种去路,分别为、和。
12、韧皮部中同化物卸出有两条途径,即和。
五、问答题
1、试述植物体中同化物装入和卸出筛管的机理。
2、试问温度对有机物运输有哪些影响?
3、解释筛管运输学说有几种?每一种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细胞内和细胞间的有机物运输各经过什么途径?
5、试指出机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分配规律;有什么因素影响着有机物的分配?
6、简述作物光合产物形成的源库关系。
7、植物体内同化产物的命运如何?
8、胞间连丝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胞间连丝有什么作用?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
二、是非题
1、土壤干旱时,植物根尖合成ABA引起保卫细胞内的胞质钙离子等一系列信号转导,其中ABA是第二信使。()
2、植物细胞中不具有G蛋白连接受体。()
3、G蛋白具有放大信号作用。()
4、受刺激后胞质的钙离子浓度会出现短暂的、明显的下降。()
5、少数植物具有双信使系统。()
6、钙调素是一种不耐热的球蛋白。()
7、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是生物体内一种普遍的翻译后修饰方式。()
8、植物细胞壁中的CaM促进细胞增殖、花粉管萌发和细胞长壁。()
三、选择题
1、以下信号属于体内信号的是()。
A、温度
B、水分C生长调节剂D、气体
2、以下物质()不作为第二信使。A、钙离子B、cAMP C、DAP D、A TP
3、以不属于细胞外受体的是()。
A、离子通道连接受体
B、G蛋白连接受体
C、酶连受体
D、细胞核上的受体
四、填空题
1、信号传导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理生化变化等4个步骤。
2、______是信息的物质体现形式和物理过程。
3、土壤干旱时,植物根尖合成ABA,引起保卫细胞内的胞质钙离子等一系列信号转导,其中_______是信号转导过程的初级信使。
9
4、膜信号转换通过____________与_________结合实现。
5、G蛋白由___、____、___三种亚基组成。
6、蛋白质磷酸化与脱磷酸化分别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催化完成。
7、据胞外结构区的不同,将类受体蛋白激酶分为3类:1)__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__。
8、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协调作用调节细胞中_________的含量,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作出迅速反应。
9、级联反应的一系列反应中,前一反应的产物是后一反应中的_________,每次修饰就产生一次放大作用。
10、钙调素是由_____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
五、问答题
1、简述G蛋白在参与跨膜信号转换过程中的作用?
2、试述钙调蛋白的作用及作用方式?
3、简述细胞信号转导的过程。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物质
一、是非题
1.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只有5大类植物激素。()
2.所有的植物激素都可以称为植物生长物质。()
3.所有的植物生长物质都可以称为植物激素。()
4.激动素是最先发现的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5.赤霉素在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活化了存在于糊粉层内的a-淀粉酶。()
6.极性运输是生长素的唯一运输方式。()
7.赤霉素可以在体内向各方向运输。()
8.伤流液分析为根尖是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的主要场所提供了证据。()
9.脱落酸和赤霉素生物合成的前体都是甲瓦龙酸。()
10.乙烯和生长素的前体分子都是氨基酸。()
11.当植物缺水时,叶片内ABA含量急剧下降。()
12.植物的根、茎、芽3种器官中,根对生长素最敏感。()
13.生长素在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
14.脱落酸可在转录水平上促进某些种类蛋白的形成。()
15.多效唑是一种生长延缓剂。()
16.乙烯能诱导雄花的形成。()
17.IAA能诱导雄花的形成。()
18.GA3能诱导雄花的形成。()
19.ABA能诱导气孔的开放。()
20.CTK能诱导气孔的开放。()
21.植物受伤时,乙烯含量会增高。()
22.ABA带有羧基,故呈酸性。()
e4c020c289eb172ded63b7f5C可加速植株长高。
三、选择题
24.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根本的区别是()。
A.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B.二者的生物活性不同
C.二者的合成方式不同
D.二者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不同
25.吲哚乙酸氧化酶需要()作为辅助因子。A.二元酚 B.锰离子 C.亚铁离子 D.锌离子
26.以下各种酶中,仅有()不参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生物合成。
A.色氨酸转氨酶B.吲哚乙酸氧化酶 C.吲哚乙醛氧化酶 D.腈水解酶
27.关于生长素作用的酸生长理论认为生长素的受体存在于()上。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质膜
D.线粒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