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皖十五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2)

2025-09-20

此后随着《从政道德法》的颁布和联邦道德规范局的运行,从联邦政府到地方基层单位,从部门到专业学会以及企事业单位,道德法体系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起来。

——摘编自《美国联邦政府治理腐败研究:

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视觉观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关于法律的主张,并分析形成

这些主张的时代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生活中官员选任的阶段特点,并简评美

国的道德立法实践。(13分)

2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形成了独特的粮食安全观念。历

代统治者都认为仓储是“天下之大命”,在安定人心、抵御灾荒、平抑粮价、调节丰歉

和恢复生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不遗余力地加以建设。封建社会虽是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国古代粮食流通思想围绕“政

府还是市场”这一主题展开,从西周的官定粮价,到春秋战国的“平粜”,再到西汉、

北宋政府的全面干预,复到较为平稳的政府市场互补,以至于乾隆时期明确的市场主导,

经历了一个在曲折反复中逐渐彰显自由市场意识的过程。粮食安全的最基本含义就是降

低农业灾害风险,保障粮食供应,在《周礼·地官·司徒》中的“荒政十二书”一节集

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荒政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仓储救荒理论和灾荒预防理论。

一一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粮食大量依赖进口,粮食安全无以维系。1934年,

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专家制定《中国米麦自给计划》。其要点是:一为改进方针,以科学

方法增加麦作产量、控制生产成本;改善交通、降低运费,便利各地小麦自由流通;严

禁掺水、掺杂,实施品级鉴定,保证小麦品质;征收保护性关税,填补减免小麦杂捐后

形成的税收缺额。二为实施要点,包括麦种改良及推广、施用适量化肥、防范病虫害、

提倡水利事业、改良仓储运输及收割方式、实施关税保护等。整个计划限期10年完成。1935年,组建全国稻麦改进所负责具体实施,但构建粮食安全体系的任务没能完成。

一一摘编自郑宇等《民国粮食安全体系构建机制》

材料三毛泽东历来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建国以后,毛泽东提出并确立我国经济

建设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但耐人寻味的是,毛泽东自己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上。毛泽东提出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储粮备荒”“备战备荒为人民”等重要观点。

一一摘编自谢莲碧《简述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安全观的基本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米麦自给计划》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南京

国民政府构建粮食安全体系失败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3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把历史看作一门艺术,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看法,在中西古典史学中,史学被认为是一门叙事之学,属于艺术的一部分。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史学被纳入了科学的范围之内,史学匆匆告别了艺术的家庭,一头钻进了科学怀抱。人们坚信历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科学,希望像研究自然界一样来研究人类行为。

这样,当人们坚信“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的同时,有一些人又重新捡

起了历史学也是一门艺术的话题。或者至少可以说,历史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所

谓科学是求真的一面,艺术是求关的一面。

——摘编自王少卿《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一个世纪的论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历史是一门艺术还是科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请考生在第28、29、30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8.(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安史兵兴不久,唐延即设盐铁使之职,立专卖之法。肃宗后期到代宗朝刘晏任盐铁使,在距产盐区较远处设常平盐仓,官府储盐以备调剂,防范盐商抬价,又设十三巡院负责查禁私盐。刘晏主管财政20年,“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然其弊则在于“亭户冒法,私鬻不绝,巡捕之卒,遍于州县,盐估(盐价)益贵,商人乘时射利,远乡贫民困高估,至有淡食者”。唐以关中为腹心,物产不足供应,不得不依赖江南漕运。安史乱后,运河因战乱失修。刘晏根据运河各段水情特点及船夫对航道熟悉情况,采用分段转输之法,又制造专门船只,改进造船材料,用盐利雇船工专司行船,并调军队押运。刘晏遍设“疾足”(情报员),及时掌握各地物价动向,动用各处粮仓储备以调节丰歉,丰则入籴,贱则出粜,以防商人囤积居奇造成物价波动,官府又从中获利,此名为“常平法”。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刘晏改革的影响。(5分)

29.(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关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

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

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 800万平方公里。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 550万平方公里。

-一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差异。(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9分)

30.(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年生于巴黎,从小对体育具有广泛的兴趣,并积极

涉猎古希腊文化。1875年至1881年,古代奥运会遗址不断被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他关注于此,并希望奥运会“神圣休战”传统能得到传承。留学英国期间,顾拜旦对当地的教育和体育事业十分赞赏,认为要让笼罩在战败阴影下的法国复兴,就应该“用体育唤醒法国”。19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体操联合会等一批国际性单项体育组织相继成立。

顾拜旦敏锐地察觉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走向国际化,但同时各体育组织之间也充满了矛盾和混乱。1892年11月,他发表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第一次正式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复原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年6月召开。会议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宣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1896年至1925年,顾拜旦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成员也由14个发展到40个。1913年,顾拜旦设计了国际奥委会会旗,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一一摘编自宋凤英《“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拜旦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拜旦对于现代体育事业的贡献。7分)


湘赣皖十五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新版】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名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