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3)

2025-10-27

4Fe(OH)2+O2+2H2O═4Fe(OH)3。

【点睛】

通过特征反应,判断出物质,如物质的颜色,焰色反应,沉淀的颜色推断出物质。

11.有A、B、C三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B也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在一定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黑色固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C与水蒸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 Mg Fe 3Fe+4H2O(g)高温

Fe3O4+4H2 2Na+2H2O=2NaOH+H2↑

【解析】

【分析】

有A、B、C三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则A为钠;B也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则B为镁;C在一定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一种黑色固体,则C为铁,据此分析。

【详解】

有A、B、C三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则A为钠;B也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则B为镁;C在一定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一种黑色固体,则C为铁。

(1)A、B、C的化学式分别为 Na 、 Mg 、 Fe。

(2)化学方程式为

①C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 高温

Fe3O4+4H2;

②A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12.下图是中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

a.A为淡黄色固体,B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E为常见金属,J为红褐色沉淀;

c.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B的存在;

d.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药,浓溶液若保存不当常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为_______;B分子属于_______分子(极性、非极性);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9g,则消耗CO2的体积(标况下)为_______L。

(4)检验K中阳离子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5)L浓溶液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

【答案】非极性 2Na2O2+2CO2=2Na2CO3+O2↑ Fe3++3OH—=Fe(OH)3↓11.2L 在试管中取少量K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红色,证明有Fe3+用棕色试剂瓶子保存并放置于低温避光处

【解析】

【分析】

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药,浓溶液若保存不当常呈黄色,L是硝酸; B 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B是二氧化碳;A为淡黄色固体,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A是过氧化钠;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G是氢氧化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D,则C是氧气、D是碳酸钠;J为红褐色沉淀, J是氢氧化铁,E 为常见金属,则E是铁,铁与氧气反应生成F,F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K是硝酸铁;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I是碳酸钙、H是氢氧化钠。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1)A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

(2)反应①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②是硝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

(3)39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

39

0.5

78/

g

mol

g mol

,设消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xmol;

2Na2O2+2CO2=2Na2CO3+O2↑

2 2

0.5mol xmol

22

=

;x=0.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

0.5x

(4)K是硝酸铁,在试管中取少量K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红色,证明有

Fe3+。

(5)L是浓硝酸,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加热易分解,浓硝酸用棕色试剂瓶子保存并放置于低温避光处。

13.某兴趣活动小组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右图所示:

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

纯A(单质)B溶液D固体G溶液

颜色银白色黄色红棕色浅绿色

③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也能将一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E、G。

依据以上信息填空: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G与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3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Fe2++2OH-

=Fe(OH)2↓,4Fe(OH)2+O2+2H2O=4 Fe(OH)3 2Fe+3Cl22FeCl3

2Fe3++SO2+2H2O=2Fe2++SO42-+4H+ 2Fe2++2HClO=2Fe3++Cl-+ H2O+ClO-

【解析】

【分析】

根据信息,D固体是红棕色,则D为Fe2O3;A、B、C、D、G含有相同元素,且G溶液为浅绿色,则G中含有Fe2+;C可以生成Fe2O3,推出C为Fe(OH)3;A为单质,银白色,则A为Fe,B溶液为黄色,说明含有Fe3+;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推出B为含有Cl-,则B为FeCl3; 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E为H2,F能和Fe反应生H2和Fe2+,且属于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则F为H2SO4,

【详解】

(1)D为Fe2O3;

(2)G中含有Fe2+,C为Fe(OH)3,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3)A为Fe,B为FeCl 3,则反映式为2Fe+3Cl22FeCl3;

(4)F为H2SO4,因此氧化物是SO2,2Fe3++SO2+2H2O=2Fe2++SO42-+4H+,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即2Fe2++2HClO=2Fe3++Cl-+ H2O+ClO-。

14.D、E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C、D间能发生反应。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1)B的同素异形体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已知E的燃烧热为QkJ/mol,试写出表示E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用惰性电极电解A 溶液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4)检验H和G的混合溶液中含有G的阳离子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

a.氯水和KSCN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5)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A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9.8g含A中金属阳离子的弱碱固体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mol, 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__。

【答案】臭氧 Fe2(SO4)3 Fe(s)+2

3

O2(g)=

1

3

Fe3O4(s) △H=-QkJ/mol 4OH--4e-=2H2O+O2↑ c

0.4mol 4.48L

【解析】

【分析】

电解A溶液生成三种物质,且D为金属,A应为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电解时,在阴极生成金属,则阳极应生成O2,其中E可在B中燃烧说明B为O2,C应为含氧酸,而E在氧气中反应的氧化为与酸反应后生成两种盐,说明金属为变价金属,则E应为Fe,则C应为硫酸,不可能为硝酸,否则四氧化三铁与硝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则G为FeSO4,H为

Fe2(SO4)3,D应为Cu,则A应为CuSO4,结合相关物质的性质和题目要求可解答该题。【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CuSO4,B为O2,C为H2SO4,D Cu,E为Fe,F为Fe3O4,G为FeSO4,H为Fe2(SO4)3。

(1)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O2,对应的同素异形体为臭氧,H为Fe2(SO4)3。

(2)E为Fe,E的燃烧热为QkJ/mol,则表示E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Fe(s)+2

3

O2(g)=

1

3

Fe3O4(s) △H=-QkJ/mol。

(3) A为CuSO4,电解时,在阴极生成金属Cu,在阳极OH-失去电子应生成O2,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4)G为FeSO4,H为Fe2(SO4)3,二者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Fe2+、Fe3+,检验Fe2+的方法是根据Fe2+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的紫色褪去,故合理选项是c;

(5)向所得溶液中加入9.8g含A中金属阳离子的弱碱固体,即即加入Cu(OH)2的物质的量是0.1mol,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说明析出0.1molCu、0.1molH2和0.1molO2,应转移电子0.4mol,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V(H2)+V(O2)=0.2mol×22.4L/mol=4.48L。

15.下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为气体单质一种主要成分、D 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E为Fe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F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___________剂,反应②中是

____________剂。

(3)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________;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4)写出B与MnO2共热获得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写出B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3O4 FeCl2 FeCl3催化剂氧化剂 KClO3 4H++2Cl-+

MnO2Mn2++Cl2↑+2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解析】

【分析】

中学阶段与MnO2反应的制备的气体有O2和Cl2,其中在不加热条件下,用H2O2和MnO2

制备O2,在加热条件下用氯酸钾在加热条件分解制氧气,用浓盐酸和MnO2制备Cl2,则A 为H2O2,B为HCl,C为O2,D为Cl2,F为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氯化物,且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说明E为变价金属,应为Fe,是目前人类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F为Fe3O4,G为FeCl2,H为FeCl3,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青岛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大学英语六级写作模板-提纲式作文.doc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