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

2025-10-27

青岛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工厂的工业硫酸盐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2+、Fe3+、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设计如下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在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A时,发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

(3)得到FeSO4?7H2O晶体的操作Ⅲ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__、干燥。【答案】Fe H2SO4 Fe + 2Fe3+=3Fe2+ Fe + Cu2+=Fe2++ Cu 过滤洗涤

【解析】

【分析】

工业废水中含大量Fe2+、Fe3+、Cu2+和少量的Na+,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结合流程可知,要加入铁粉,可置换出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经过滤,得到的滤液C中主要含硫酸亚铁,滤渣B中含Cu、Fe,向该固体混合物中加入D为H2SO4,得到的溶液F为硫酸亚铁,得到滤渣E为Cu,将溶液C、F合并就是FeSO4溶液,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就可得到FeSO4·7H2O晶体,以此来解答。

【详解】

(1)加入铁粉,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可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铁、铜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所以A的化学式为Fe,D的化学式为H2SO4;

(2)由于离子的氧化性Fe3+>Cu2+>Fe2+>Na+,所以向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A时,首先发生反应Fe + 2Fe3+=3Fe2+,然后发生反应Fe + Cu2+=Fe2++ Cu;

(3)FeSO4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所以从FeSO4的溶液中获得晶体经过加热,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过滤、洗涤,最后干燥,就得到了FeSO4?7H2O晶体。

【点睛】

本题以废水处理流程为线索,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的操作过程、试剂的选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等,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2.在一定条件下,A、B、C、D、E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其中A、B、C为单质。

(1)若A为金属,B、C常温下均为气体,D为黑色晶体,E为一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则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为:A为__,B为__,C为__,D为__,E为__。

(2)A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

【答案】Fe O2 H2 Fe3O4 H2O 3Fe+4H2O(g)Fe3O4+4H2

【解析】

【分析】

A、B、C为单质,若A为金属,B、C常温下均为气体,D为黑色晶体,Fe和H2O反应生成黑色的Fe3O4,Fe和O2反应生成黑色的Fe3O4,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H2O,符合转化关系,则A是Fe、B是O2、C是H2、E是H2O、D是Fe3O4,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B、C为单质,若A为金属,B、C常温下均为气体,D为黑色晶体,Fe和H2O反应生成黑色的Fe3O4,Fe和O2反应生成黑色的Fe3O4,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H2O,符合转化关系,则A是Fe、B是O2、C是H2、E是H2O、D是Fe3O4;

(1)通过以上分析知,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为:A为Fe,B为O2,C为H2,D为Fe3O4,E为H2O;

(2)在高温条件下,Fe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所以A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

3.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A、C、D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而B的焰色反应为紫色,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若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会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E。

试推断:

(1)A:__、B:__、C:__、D:__、E:__;

(2)固体C加热得到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

(3)得到红褐色沉淀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

【答案】Na2CO3 KOH NaHCO3 NaCl Fe(OH)3 2NaHCO3=Na2CO3+H2O+CO2↑

4Fe(OH)2+2H2O+O2=4Fe(OH)3

【解析】

【分析】

A、C、D为盐且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都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B是碱且透过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为紫色,判断为含K元素,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的溶液,将固体C加热

可得到A ,若在A 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 ,可以判断,无色无味的气体是CO 2,A 为Na 2CO 3,C 为NaHCO 3,D 为NaCl ;若B 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会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E ,说明B 为氢氧化钾,E 为氢氧化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 、C 、D 为盐且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都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

B 是碱且透过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为紫色,判断为含K 元素,A 、

C 和盐酸反应均得到

D 的溶液,将固体C 加热可得到A ,若在A 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 ,可以判断,无色无味的气体是CO 2,A 为Na 2CO 3,C 为NaHCO 3,D 为NaCl ,若B 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会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E ,说明B 为氢氧化钾,综上所述:A :Na 2CO 3、B :KOH 、C :NaHCO 3 D :NaCl 、E :Fe(OH)3;

(1)有分析可知:A :Na 2CO 3、B :KOH 、C :NaHCO 3 D :NaCl 、E :Fe(OH)3;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3)氢氧化亚铁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方程式:

4Fe(OH)2+O 2+2H 2O=4Fe(OH)3。

4.A 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其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B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溶液C 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A C —:_________________。

②C D —:__________________。

(3)E 转化为F 过程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34Fe O 浅绿色 22Fe 2H Fe H +++=+↑ 2322Fe Cl 2Fe 2Cl ++-+=+ 22234Fe(OH)O 2H O 4Fe(OH)++=

【解析】

【分析】

A 是金属单质,

B 是金属氧化物、

C 和

D 均为金属氯化物,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因此A 是变价金属,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变价金属只有铁,因此,B 为四氧化三铁、C 为氯化亚铁、D 为氯化铁、

E 为氢氧化亚铁,

F 为氢氧化铁,据此回答。

【详解】

(1)B 为四氧化三铁、C 为氯化亚铁;答案为:34Fe O ;浅绿色;

(2)A 为铁、C 为氯化亚铁、D 为氯化铁;故①A C —的离子方程式为

22Fe 2H Fe H +++=+↑,②C D —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Fe Cl 2Fe 2Cl ++-+=+;

(3)E 为氢氧化亚铁,F 为氢氧化铁,因此E 转化为F 过程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34Fe(OH)O 2H O 4Fe(OH)++=。

【点睛】

此题的切入点是按物质类别及类别的通性给各物质归类,进一步找到C 、D 都是同一种金属的氯化物,是组成元素相同不同化合物,因此,金属元素是变价元素。

5.下图中A ~J 均代表无机物或其水溶液,其中B 、D 、G 是单质,B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 是气体,J 是磁性材料。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E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J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的溶液与足量的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检验最后溶液中的阳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 3与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 2FeO 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 2O 3 Al 2O 3 2Al +2NaOH +2H 2O =2NaAlO 2+3H 2↑ 3Fe +4H 2O 高温Fe 3O 4+4H 2 Fe 3O 4+8HCl =FeCl 2+2FeCl 3+4H 2O 2Fe 3++Fe =3Fe 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变色,再通入氯气变血红色,证明含有二价铁离子 2Fe 3++3ClO -+10OH -=2FeO 42-+3Cl -+5H 2O 或2Fe (OH )3+3ClO -+4OH -=2FeO 42-+3Cl -+5H 2O

【解析】

【分析】

B 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为Al ;J 为磁性材料,故为Fe 3O 4,②反应条件为高温,该反

应为铁和水蒸气的反应,G为氢气;B(Al)和C反应生成G(H2)和F,I加入过量NaOH 得到F,故C为NaOH,F为NaAlO2,结合A和B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可知为铝热反应,D 为Fe,E为Al2O3,据此解答。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A和B在高温下的反应为Al与Fe2O3在高温下发生的铝热反应,生成和Al2O3和Fe,故A的化学式为:Fe2O3,E的化学式为:Al2O3;

(2)根据以上分析,B为Al,C为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①是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反应②是铁在高温下和水

蒸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 高温

Fe3O4+4H2;

(3)J为Fe3O4,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化学方程式是Fe3O4+8HCl=FeCl2+2FeCl3+4H2O;反应后的溶液含有Fe3+与足量的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Fe=

3Fe2+,最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Fe2+,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变色,再通入氯气变血红色,证明含有二价铁离子。

(4)次氯酸钾中氯+1价具有强氧化性,可将+3价的铁氧化成+6价,用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取K2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或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6.已知A是一种常见金属,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试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青岛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大学英语六级写作模板-提纲式作文.doc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