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严格开展监督检查。按照服务财政改革,强化财政职能的原则,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专项检查,今年以来开展了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20xx年会计评价监督检查、全区“三公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财政内部监督检查等工作,发现违规违纪金额xxx.xx万元,对违规违纪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和完善措施,做出了处理处罚措施,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
3.加强基建项目管理。20xx年来累计受理大一小绵江路校区扩建、x杉杉奥特莱斯新增正式用电工程等预算评审项目xx个,送审金额xx.xx亿元,已完成评审项目xx个,审定金额为xx.xx亿元,核减金额达xxxx万元。
(六)着力抓学习、转作风,不断提升队伍素质
1.加强思想教育,提升队伍战斗力。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要措施衔接起来,整体推进,贯穿始终,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量扎实推进。建立健全学习提醒机制和促学机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x干部网络学院”和“智慧党务”APP平台,采取交流探讨式、教授授课、到专业培训机构培训等学习方式,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效果。
2.强化组织管理,增强队伍凝聚力。坚持领导干部和党员带头,带好队伍,强化队伍建设凝聚活力。坚持“守纪律、讲规矩”,强化党性、严守纪律、忠诚于党、实干为民,强化纪律意识,抓好纪律。把群众监督和组织督查贯穿到抓班子带队伍全过程,抓好督查,强化监督意识。从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等方面,不断规范治理,稳步推进干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真正做到选好、用好、管好干部。
3.抓好意识形态,激发队伍内动力。继续深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精心设计道德讲堂内容和形式,开展了生态环保、文明礼仪、文明旅游和弘扬好人四期道德讲堂,营造了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氛围,传递了正能量。组织了“三八”节妇女户外拓展、退休干部登马祖岩、游花田小镇活动,组织干部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喜迎新中国成立xx周年书法、摄影、征文比赛和文艺汇演及全区工间操比赛。增进了干部之间的感情与协作能力,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更营造了单位的创先争优氛围,激发了我局全体干部你追我赶,勇于争先的干劲。
二、存在问题
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方面,财政收入增收困难。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外部因素影响,以及我区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期,暂时存在税源结构不优,新兴产业税收贡献小等问题,短期内财政增收十分困难。另一方面,支出压力日益增大。人员工资福利提标、民生配套提标扩面,以及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支出快速增长,政府债务也进入偿债高峰期,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年初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主要靠土地出让收入来保障,但区级可供出让土地规模小、出让程序复杂、实现收入时间较长,政府投融资渠道收窄、融资难度大,项目资金筹集的压力大。随着工作的推进,xx示范镇建设、创国卫、返迁房建设等项目支出还在不断增加,下一步将面临着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的局面,预计明年的支出压力还将更大。
三、20xx年工作安排
(一)做大做强,在财源培植上下功夫。
一是全力以赴组织财政收入。年初早谋划、早布置,及时将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收入目标计划分解落实到各征管部门。强化收入征管调度。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坚持每月调度,并做好月份间收入均衡入库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全面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运用好“五个信贷通”,成立并用好产业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帮助企业发展。发挥好“xx公司”还贷周转金作用和融资担保职能,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三是抓好产业发展平台提质增效。充分利用我区产业发展平台基础较好的优势,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盘活园区存量土地、厂房等资源,注重产业引导,尽可能实现产业相对聚集发展,形成配套。继续推动并购基金园建设,更加注重税收的可持续性和地方财税的贡献度,争取更多实体企业落地我区。
四是围绕构建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一些国内知名的央企、国企来我区投资经营,增强财政实力。重点引进我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旅游、装备制造、软件开发和物联网等产业、企业,以及上下游产业、企业,打通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提升聚财能力。
(二)有保有压,在重点保障上下功夫。
一是全面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财政支出坚决兜住“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底线,支出预算按照上述顺序安排。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再追加部门工作经费,重大特殊事项按程序报区委、区政府审批。全面清理财政暂付款,严禁无预算、无用款计划、超预算和超计划拨付资金。
二是从紧安排项目资金。坚决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先落实资金、后推动项目”的工作要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前期论证,以绩效作为确定项目是否实施的重要参考,优先保障论证充分和绩效目标清晰的项目实施。
三是强化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按照上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要求,继续加大资金绩效跟踪力度。强化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资金绩效结果既要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也要与单位经费安排和绩效奖励相挂钩。为应对突出的收支矛盾,我们将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全力保障好一些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支出需要,将有限的“财力”花在刀刃上。
(三)创新创优,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
按照“以园养园、勤俭办事业、规范管理”原则,进一步深化高新区财政保障体制机制,激发高新区发展活力。按照“公平合理、有保有压、鼓励发展、规范管理”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镇(街办)财政保障体制,激发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优化扶持政策,助推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发展;用好新增金融业税收市区x: x分成政策,推动金融商务中心建设。继续争取上级出台更有利于促进区级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通过做大资产规模、提升现金流和收入,支持建投公司做大做强,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
(四)从严从实,在资金监管上下功夫。
一是全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债务管理的有关要求,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长,全力化解存量债务。支持加快土地出让步伐,通过增大土地出让收入增加专项债务可偿债财力,将专项债务率降至警戒线以下。积极向省厅争取解决新增债券获取受限的问题,争取省厅、市财给予我区新增债券额度倾斜。
二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对照新预算法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扎牢扎紧制度的“笼子”。完善财政信息公开制度,以“公开”倒逼财政资金监管。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完善竞争上岗制度,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力度。
三是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加大财政预、决算公开力度。及时将财政预算、决算草案、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全部向社会公开;督促和指导各预算单位进行部门预算公开,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坚持厉行节约,扎紧财政支出的口子,严格落实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管理制度。
四是加强财政内控建设。通过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建立公平有效的内控考核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有效避免资金分配过程中的行政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