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20xx年工作要点
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为抓手,聚焦县第十七次党代会提出的竭力打造“一镇三地”总目标,围绕镇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党建强镇、产业富镇、生态美镇、人文名镇”主旋律,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优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圆满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坚持创新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持续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酥梨、葡萄、樱桃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盆栽蔬菜、盆栽樱桃等特色产业。以龙蔡路、西马路沿线打造酥梨产业带、花椒产业带,以蔡邓、洛东葡萄产业园、南店樱桃产业园、xx、洛西金银花产业园、食用菌深加工电商平台、科研基地为引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特色产业优势,因势利导开辟一条产业集聚、生态秀美、休闲采摘、观光娱乐的原生态美丽乡村新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向园区化、企业化、现代化发展,支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配套园区仓储、保鲜、烘干、冷链设施;积极发展家庭农场、订单农业等中小型个体企业,提升电商服务中心功能、建设一批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培育一批本土电商人才,促进镇域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有市场。在全镇范围内形成稳步推进传统产业,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支持农户自主产业,做精做强现有产业,拓展延伸特色产业的新局面,实现全镇产业发展上规模、提质量、增效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招引,下大力气挖掘xx在外能人异士,建立xx人力资源库,采取镇村组三级联动,引导xx籍在外人士在外不见外、离乡不离情,助力家乡发展;利用县镇两级培训平台,多元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文化能人等,打造一支懂经济、有团队、有资源、有实体的助力人才队伍,全面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紧紧抓住产业振兴重要环节,以“三变”改革为抓手,盘活村级闲置资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实实在在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巩固拓展“三变”改革成果。在成立的xx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前提下,立足市场,谋划发展思路,拓宽业务渠道,寻求经济增长点,提高整体经济收益。
(二)强化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
加速推进项目建设。把项目落地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持续开展扶贫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投资xxxx万元实施食用菌产业园老旧设施更新改造;完成Sxxx省道绕镇路建设;完成投资xxx万元新建xx镇易地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建设;完成全镇总投资xxxx万元的xx个项目建设;完成x.x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统筹服务重点工程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不断强化招商引资。依托李仪祉故居、洛河国家湿地公园、龙首黑峡谷等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广“旅游+”“生态+”模式,集中力量打造龙首、永富、xx等旅游示范村,新建休闲观光采摘园x个,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结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区域知名旅游目的地。
(三)加大环境整治,提升镇村“颜值”
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行动,常态化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等创评活动,深化“万条家训进万家”“道德楷模”等评选活动。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同文明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文明理念。同时发挥各网格员作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户、进学校、进企业。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强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确保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目标,常态化开展非煤矿山、洛河沿线日常监管,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采石场生态恢复;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突出抓好村主干道及村居房前屋后环卫整治。以污水管网建设和改厕工作为重点,彻底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将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紧密衔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源头锐减。
(四)坚持民生优先,改善惠民工作质量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一手抓各项政策落实,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工作衔接、机制衔接,确保各项指标任务落细落实。一手抓村集体经济发展,扩大收入渠道,让全体村民享受农村“三变”改革成果。改善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政策,实现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扩面、提标。精准动态识别特困群众,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兜底网”,提升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以及特困户救助制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持续推进xx项民生工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落实好“家庭医生”签约常态化服务,加大对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关怀,全力做好各项医疗保障工作。开展好计生健康知识讲座和政策宣传,增强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提升公共文体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好村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政策宣传。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满足老百姓文化需求的同时,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五)强化应急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充分认清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全面落实疫情的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加固防控薄弱环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作为当前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细化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守则和工作方案,全面细致抓好防控知识宣传普及,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始终将常态化防控体制机制落到实处,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狠抓安全生产监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定,依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要求,坚持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强化责任体系建设,加大辖区内隐患排查力度,切实有效防控安全事故“零”发生。树牢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红线意识,着力抓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监管。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加大矛盾隐患排查调处力度,高度重视初信初访,按照信访积案分类、分级处理,引导符合条件的矛盾纠纷从信访渠道转入司法渠道解决,提高依法化解信访积案的成功率;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委员会、各村义警的作用,有效化解并逐步减少信访矛盾隐患。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
(六)坚持务实高效,夯实基层基础建设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及机关效能建设,大力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着力提升镇村政务服务水平,实现“最多跑一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不断深化扩展“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确保小微权力运行更规范,群众办事更方便,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用规章制度的刚性约束政府行政行为。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强化财政监管、内审监督,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善民生为执政之本,着力营造和谐稳定、风清气正的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