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5)

2025-10-08

③ 第二遍满刮腻子打磨:第二遍刮腻子方法同头遍腻子,但是求此遍腻子与前腻子与前遍腻子刮抹方向互相垂直,即应沿着墙面竖刮,将墙面进一步刮满及打磨平整、光滑为止。

④ 第一遍涂料:第一遍涂料刷前必须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擦净浮粉。涂刷时宜用排笔,涂刷须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边线、棱角、小面,后大面。上下同时作业,互相配合协作,避免接搓、刷涂重叠现象。

⑤ 补腻子:第一遍涂料干透后,应普遍检查一遍,如有缺陷应局部复补涂料腻子一遍,并用牛角刀刮抹,以免损伤涂料漆膜。

⑥、磨光:复补腻子干透后,应用细砂纸将涂面打磨平滑,注意用力应轻而匀,且不得磨穿漆膜,磨后将涂面打磨平滑,注意用力应轻而匀,且不得穿漆膜,磨后将表面清扫干净。

⑦二遍涂料刷及磨光方法与第一遍相同。

⑧、三遍涂料涂刷须序与方法和第一遍相同要求表面更美观细腻。一般从不显眼的一头开始,逐渐向另一头循序涂刷,至不显眼处收刷为止,不得出现接搓及刷纹,排笔若粘附在墙上应及时剔掉。

⑨、涂料涂刷完成后加强成品保护,确保墙面不受污染。

12、门窗工程

本工程采用胶合板门,窗为铝合金窗。

(1)胶合板门

木材材质符合规范要求,门框的榫必须嵌合严密,以胶结合并用木楔加紧。木料的死节和直径大于5MM的虫眼,用同一树种材质加胶填补,表面应平整,无明显戗槎、创痕、锤印。缺棱、掉角用同一种木材修补。载囗、起线顺直,割角准确,交圈整齐、拼缝严密,无胶迹。门框采用水柏油进行防腐处理。

门框安装前应校正规方,钉好不得少于两根的斜拉条,下坎加钉水平拉条。安装时采用“后塞口”法,以钉子固定于砌在墙内的木砖上,每边不少于两个固定点,其间距不大于1.2M。

在门框调整就位后,封砌门框走头留下的缺口。

门框和横楞必须在同一平面上,面层下边框及横楞应压加胶结,胶合板门应在横楞和上、下冒头各钻两个以上的透气孔,以防受潮脱或起鼓。

(2)铝合金窗

根据招标文件规定,铝合金窗分项工程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我公司积极配合该分项工程的施工,共同加强成品保护,做好铝合金窗安装后的配套工作,确保消灭铝合金窗渗漏通病。

13、水电工程

(1)水分部安装工程

①参与施工现场管理,根据土建工程作业计划,制定安装工程施工作业计划,协调解决交叉作业的时间和工序间的矛盾。

②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负责制订自身承包的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方案。

③土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期间,安装工程配合工作,水电暗管和配件及时组织预埋,及时解决工程预留洞与安装图纸和工序间的矛盾。

④必须在土建装饰工程完毕前完成安装分项工程的测试,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按土建进度给予配合,洞口配合堵塞。

⑤相互制订产品保护制度。

⑥竣工验收前完成检查验收和修缮工作。

(2)电气安装: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电气安装与该新建机缝车间机械安装统一配套,故不与土建配套进行施工。

14、外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在施工期间采取外挂密目安全网,三、五层满铺水平竹笆,实行全封闭施工,在建筑物四周首层支桃5M宽的安全网,脚手搭设采用双排毛竹脚手架。在搭设外脚手时不准使用青嫩、枯黑、虫蛀、通节、腐烂和裂纹的毛竹,且脚手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支杆等的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CM,小横杆不得小于9CM,竹料应根据粗细、长短、材质、外形决定其用途和使用部位。先挑出粗壮竹料作底脚冲天,其余因材使用。

本工程搭设正式外脚手架前,必须认真处理其下部的地基,使之密实,冲于变色镜脚垫木板同时加绑扫地杆。

脚手架内外杆的间距为1.0M,排距1.5-1.8M,步高1.8M,内设杆离墙面的距离为20-30CM,大小横杆的两端伸出构架10-

20CM。立冲天时先立里冲天,后立外冲天。各冲天纵向用目测里线对直,里外冲天要等距对直。上下冲天搭接长度必须大于冲在要绑扎三道以上。毛竹有弯曲时曲度应背对背,上下冲天的曲度不要相同。上冲天毛竹不要大于下冲天毛竹。转角处离墙角纵距0.5M处立一里冲天和在外角立转角冲天。

外脚手架必须随着施工层的升高而超高一层搭设,搭设好的脚手架应及时在其外侧满挂安全网,底层脚手搭好后,及时张设挑网,保证临设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挂安全网时,须用不小于10的镀锌铁丝双箍与脚手架绑扎牢固。脚手架每隔二架步满铺一层竹笆片,铺设竹笆片的脚手层必须再加设二根大横杆于内外大横杆之间。

为加强脚手架的纵向稳定和整体性,每隔10M长纵距及山墙部位设置剪刀撑,从上到下边连续设置,扎在脚手架的外侧,与地面成45°-

60°夹角。竹杆交叉点应扎在冲天或牵杠上。脚手架必须每层与建筑物“拖牢”,以免向外倾倒。每层浇筑梁砼前,应在冲天部位梁的主筋上绕扎铅丝,并拖出一定长度以便与冲天扎牢。铅丝在梁面部位应设一截垫头木,以免日久脚手摇曳摩擦,使铅丝拆断,此铅丝每隔三根冲天留设一道,上下层宜叉开,拖头铅丝直到拆除脚手时才准剪断,一般不得擅自解除。

设置于外脚手架上的塔吊承料台,须在垂直高度上错开设置,其伸出长度由下而上逐层递减2%,承料台的负荷不得超过120KG/M。脚手架在拆除时,周围须设立围栏或警戒标志,并有专人指挥、专人看管,禁止闲人进出。其拆除顺序为由上而下,按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严禁使用推倒法,脚手架的大横杆与斜撑不准全部或分批拆除,而应与其它杆件协同拆除。拆完后,应将杆件集中,由塔吊运到下一段工地面。拆除立杆时,必须小心操作,严防损坏已装修好的墙面或安装好的门窗,如发生损坏成品的现象,拆除人员应停止拆除,立即与有关人员联系,标高控制及沉降观测。

15、建筑物的轴线、标高控制及沉降观测

(1)轴线控制

本工程的轴线引测、标高传递及沉降观测由专职的测量员负责,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测设记录和校核建档制度,严格执行仪器校验制度,做到层层平衡误差,消灭累计误差,即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问题。

施工前,在场地内设置轴线点,建立起“井”字形轴线控制网,每施工一层,利用J-6经纬仪将每一主轴线从地面的测控网或下一层的构件引到施工层,并随即在施工好的结构表面弹出主轴线标记,再利用钢尺划分各轴线。

(2)标高的传递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传递到我方设置的基准点,并建立起标高网,每层用水认仪、钢尺结合铅垂直线依据此点点进行引测标高。

(3)沉降观测

设计时已考虑到不均匀沉降的因素,但仍要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点的设置

本工程施工前与设计单位联系,确定出在哪些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高度约为+1.0M)。另在距该工程30M以外的地方设置一永久性基准点,用240标准砖砌筑将其围护好,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原点。

沉降观测方法、观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异常现象的处理

沉降观测点设置完毕后,立即用专用水准仪(DS1往返一公里测量误差精确到1MM)测量出各测点的原始高程,以后每施工一层测量一次,并作好观测记录。观测水准点的测量精度符合II等精度。每次必须按统一的顺序进行测量,每测完一次后,应即整理观测数据,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会同设计、建设等单位共同分析处理,竣工验收后,将观测资料整理汇总成册,报送建设单位,继续观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24 )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