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试从借贷资本的供给与需求这两个方面评论您知道的几种利息理论。
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利息理论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它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形式的收入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其本质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借贷资本家就是不从事实际生产经营活动,而专门为职能资本家服务,并取得利息形式收入的资本家。利息在本质上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职能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在量上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它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用工人的经济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利息率是一定时期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例。利息率的高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影响利率的因素包括第一,平均利润率。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在相同方向上发生变化。但利率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第二,当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的比例,这一比例由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除此之外,利息率的高低还受预期价格的变动率、国家的政策、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
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利息理论
由于现实的货币经济中,货币不仅是流通手段,而且具有价值贮存的职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利率、国民收入、投资和储蓄等都会发生影响。考虑到这些情况,利息的性质和利率的决定,除了上述非货币因素(实物资本的净生产力和人们的储蓄行为)以外,货币本身显然起着一定作用,所以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货币本身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利率的理论。
图14-3描述资金市场的可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以及由两者共同决定的利率。D T曲线表示可贷资金的需求,它由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一是企业对资本财货的投资需求,由图中的D i曲线表示二是消费者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借款,它表示消费者的个人消费超过其收入部分如分期付款办法买进住宅和耐用消费品等三是政府通过发行公债或国库券以弥补财政赤字,所以D T曲线与D i曲线的水平距离测度消费者和政府对可贷资金的需求。S曲线表示可贷资金的供给,它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民收入除去消费以后的储蓄,它包括个人储蓄和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未分配利润,以及政府财政收支的盈余(假如财政收支不是有赤字而是有盈余的话)二是中央银行在计算期新增加的货币发行量。S曲线自左向右上方上升表示利率越高,储蓄者愿意提供的储蓄越多。
D T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表示均衡利率为r,贷出和借入的资金(货币)为OL=rE,其中投资需求为OL 1=rB,消费者和政府的需求为L 1 L=BE。由图可见,假如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并且采用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来筹集政府开支所需资金(而不是通过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量),以致资金市场上对可贷资金的需求从D T向右上移到D'T,在这场合,利率从r上升为r 1,私人投资从rB减为r l C,即出现政府开支“挤占”了私人投资的“挤占效应”。
图14-3利率决定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s("conten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