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2025-10-07

第14章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14.1复习笔记

1工资理论

1、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这是由工资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造成的。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收入效应指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收入上升,消费者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工资率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他会增加劳动的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工资率上升达一定水平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减少劳动的时间增加闲暇消费,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上升反而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后方弯曲。这样整条劳动供给曲线就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向右上方弯曲。

需要强调的是,“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在以个人或家庭为讨论对象时得到的,而就一种特定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而言,尚无经验材料表明其是向后弯曲的。

2、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

劳动市场供给曲线与行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相交决定了行业的均衡工资率和就业量。同时,单个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雇用量对应MFC与VMP L的交点。

①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某种“等级”的劳动的价格——工资率是由该“等级”的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劳动的供求平衡时的价格等于该雇佣量的最后一个单位的劳动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MPP L)的销售价值,即W=VMP=MPP L×P。

②国民收入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国民收入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该行业的相同“等级”每一个劳动者,按照受雇工人中最后一个单位劳动的VMP(=W)获得他们各自的工资某一厂商支付的工资总额等于单位劳动的工资与雇佣劳动量的乘积该厂商产品的全部销售价值减去工资总额的余额即是支付给其他生产要素的金额包括土地的地租、资本财货的利息和企业利润、。

3、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工资与就业量的决定

假设劳动市场是“独家买主”的,如图14-1所示,若产品市场存在垄断因素,则厂商雇佣的劳动量L 1由MLC与MRP相交之点A点决定、,工资率为W 1由S L曲线上的B点表示出来、。若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则MLC曲线与VMP曲线相交之点C决定厂商雇佣量为L 2,工资率W 2由S L曲线上的D点表示出来、。图14-1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工资与就业量的决定
s("content-m");

第14章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优质】模拟试卷2品类管理师初级考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