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月xx日( 第 20 周周一) 复习第五单元及校对试卷“乐清卷” “瓯海区” ( 3 课时)
xx月xx日( 第 20 周周二) 复习第六单元及校对试卷“永嘉县” “泰顺卷” ( 3 课时)
xx月xx日( 第 20 周周三) 复习第七单元及校对试卷“苍南县” “龙湾区” ( 3 课时)
xx月xx日( 第 20 周周四) 复习第八单元及校对试卷“文成县” “鹿城区” ( 3 课时)
xx月xx日( 第 20 周周五) 知识全面梳理及模拟测试“瑞安市2010 年卷” ( 3 课时)
篇四
一、 复习目标:
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巩固所学知识,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形成知识网络, 使学生在知识与知识之间、 知识与能力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 将知识进行再认识, 开展新的实践活动。 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查缺补漏, 让每个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形成解题能力。 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应该掌握的字、 词、 句、 篇的知识, 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
二、 复习安排:
(一)、 注重复习内容的整体性
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 在期末总复习之前先把全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按照拼音、 字、词、 句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 把课文中出现的练习题类型分别列出来(可提示学生参照课本中的“积累运用” 和课后练习题, 同时注明各题型出现在课本的哪一页);再把阅读思考题的类型、 作文训练的不同内容等也分门别类地列出来。 这样, 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全册内容, 复习就有章可循, 有的放矢。 其次, 教师要采取恰当的复习形式,有些内容可以整册教材为整体复习, 如生字、 多音字、 诵读课文等部分基础知识及作文训练等;有些内容也可以单元教师为整体复习, 如阅读能力的训练等。 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 都要着眼于各类知识的整体性, 使之系统化、 综合化。
(二)、 复习内容
1、 汉语拼音
①巩固已学过的汉语拼音知识, 能够准确、 熟练的拼读音节, 能借助拼音识字、 正音、 阅读, 学习普通话。
②熟练掌握大写字母。 声母、 音序、 音节。
③会看拼音写汉字、 词语和句子。
2、 字、 词
①理解本册的生字, 能读准字音, 记住字形, 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②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同义词、 反义词,选择适当的词语。
③会在口头和书面正确运用学过的词语,并能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正确搭配。
④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 领会其感情色彩。
3、 句子
①能找出句子中用错的字词, 并改正。
②能用修改符号修改明显的病句。
③能用常用的词语和关联词造句。
④能把句子写具体。 (扩句、 缩句)并且能判断修辞手法, 使用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等手法写句子。
⑤能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感叹句。
4、 标点符号
巩固、 学习使用书名号、 顿号、 引号等用法。
5、 课文与阅读
①熟悉每课内容, 按要求复述, 背诵有关课文, 按要求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②欣赏古诗的语言美, 意境美, 能默写并逐句解释。
③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④能阅读短文, 完成有关练习。
6、 作文
①能写简单的记叙文, 要写得有一定的条理, 有具体内容, 语句通顺。
②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改写。
③并能给作文写评语。
④学会修改作文。
7、 综合练习和评讲习题。
三、 复习措施:
1、 以听写的方式检查字词。 听写前先布置作业复习课后生字词及补充的四字词、 成语。 复习单元同步练习中出现的词语。 听写后做评讲, 将易错字、 重难点字重点讲解。 集中讲学习这些字词的方法。
2、 课堂抽背和默写重点语段相结合。
3、 课堂练习、 课堂评讲。 教答题方法。
4、 整理这学期所有的试卷和练习题。
5、 指导考试技巧、 强调卷面的书写。
6、 阅读:
①课内语段: 抓重点课文的重点语段, 了解文章的中心, 进行阅读的训练: (注重古诗文的背诵、 理解、 默写)
②课外语段: (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训练学生答题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
四、 帮助学困生。
1、 组织“一帮一” 的学习合作小组。 一个优等生对应一个学困生。
2、 每次听写、 默写之后, 老师单独进行指导。
3、 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辅导。
4、 及时与家长联系, 让家长在家配合。 加强监督、 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