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十三五”期间我县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一是我县科技综合实力仍然薄弱。据近几年x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我县规模综合评价位次在全省xx个县(市、区)排名均较靠后,科技进步工作任重道远。二是企业创新投入仍较少,科技创新动力不足。xxxx年我县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xxxx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仅为x.xx%。三是专业技术人才供给总量不足,尤其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四是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完备,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支撑还不扎实。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十分缺乏,无法有效地给科技活动提供科技情报信息、科技立项申报等科技服务。公共科技基础条件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无法为科技创业创新提供较好的场所设施。五是科技合作的紧密度不高、协作交流的层次较低。大部分企业经济实力薄弱,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易、合作开发等科技合作中投入不多,同时企业科技人员的水平及企业科研条件的限制,无法支持长期稳定的对外科技合作。六是知识产权工作仍较薄弱。我县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与一些县(市、区)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部分重点骨干企业甚至好多年都没申请过一件专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然不强。
二、今后五年及xxxx年工作思路
(一)十四五规划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和支撑重点产业振兴、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为重点,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全县核心竞争力。
2、主要目标任务:
(1)强化企业主体,大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坚持企业主体,政府主导的原则,不断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和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采取政策扶持、配套资金引导、税收抵扣等措施,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培育投入,加快技术、产品改造和创新,使其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通过专利奖励资金的引导及专利示范企业的创建,提高企业专利申请和专利技术产业化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构建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一是大力培育一批企业研发中心。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开展各级企业研发中心创建,形成企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力争创建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x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x家,xx%重点骨干县级企业、成长型企业开展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二是要加强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并建设科技创业园(孵化器),为科技孵化、创业和服务提供条件设施。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科技情报信息、科技服务、科技研发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促进县域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力争建立政府主导的科技情报站(所)x家,力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在质和量上均有所突破。三是要进一步密切产学研合作。在已有xx县技术转移中心和藻类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引进共建创新载体,根据县域主导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力争与x家以上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长期稳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进一步鼓励支持企业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拓展科技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以联合共建研发机构等形式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对接沿海产业带科教研发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重点高校工程硕士教学点、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温州职教中心等高校和大院名校联合研发中心、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国际合作研发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四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大鼓励和扶持力度,以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省农业科技企业的认定为动力,推进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企业科技综合实力的提升。到xxxx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x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x家,省农业科技企业x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xx%以上。
(3)深化统筹协调,积极发展民生科技和xx业科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用科技创新改善民生,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重点推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公共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成果的推广应用。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组织开展污染控制、节能减排、清洁技术等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围绕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富民强县等科技促进行动,增强xx村科技创新能力,为xx业增产、xx民增收和xx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巩固和提升藻类养殖、加工水平,加强网箱、沉箱、吊笼等多形式养殖渔贝类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探索本地优良渔贝类资源的挖掘利用,引导多品种、无公害养殖,拓展渔业养殖空间和xx民增收致富渠道。
(4)注重智力要素,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拓展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渠道,支持企业以聘请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兼职技术顾问及建立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引进和培养企业创新所需人才。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科技项目的实施,在创新实践中集聚和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知识要素、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和股权分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文化。力争到xxxx年,实现每万人口人才资源数达到xxx人。
(5)健全投入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项目导向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投入为主体,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社会集资等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从资金上位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科技经费支持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投入,到xxxx年,县本级财政一般预算科学技术支出占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x.x%,企业技术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x%,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得比例达到x.x%。围绕我县产业基础和特色产业优势,集中财力、物力,支持鼓励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在医药化工、电子电器、机械汽配、水产品加工、海水养殖等区域重点产业上实现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