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问题
xxxx年,我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质效不高,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喜人,但总量不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税源单一,财政收入时序进度慢。二是项目推进不快,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少,项目推进力度不够。经济下行压力凸显,我乡旅游市场疲软,旅游业态单一,消费拉动能力不足。三是区域联动不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仍需下大力气。
三、xxxx年工作计划
xxxx年,我乡将以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编制为统领,坚持“生态立乡、旅游兴乡、茶业富乡、电商活乡”的发展战略,紧扣“千年茶乡、静养福地”的发展定位,围绕“美丽xx、静界桃源”的发展主题,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激发文旅经济发展活力,让xx经济在质速双赢中实现稳步提升。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核心,打造文旅融合品牌。在文旅融合上共生。紧紧围绕云舞国家非遗申报和市场化演艺,苏维埃等红色历史文化挖掘开发,国保单位鸦山古道保护性开发,历史名茶瑞草魁为代表的茶叶文化,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共生,着力打造在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基地。在旅游环线上出彩。构建美丽公路一主环三支环格局,集聚项目,对“云舞之路·七彩环线”xx公里乡域旅游公路主环线环境持续整治,呈现x个文化与景观融合的主题片区,全力推动环天子湖旅游骑行环线、环红旗湖骑行环线、环鸦山徒步环线立项,构筑乡域美丽公路格局。在互联互通上发力。以深度融入长三角为目标,推动袁村至新xxx连接线(毕桥)旅游公路项目、柯村至水东亲心谷旅游公路项目、鸦山至水东宗村旅游公路项目立项,借助旅游通道的互联互通,搭上“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的快车道。在全域景区上出新。助推石x-天子湖景区创xA景区,推动杜鹃花谷景区创成xA景区。整合xx社区、天子湖村、潘村村境内旅游资源,优化提升天子湖旅游片区;整合红旗村、夏桥村、妙泉村(原盛村)境内旅游资源,全力推动西部乡村旅游片区;整合妙泉村(原永丰)、四青村旅游资源,谋划推动鸦山古道旅游片区。立足三大旅游片区,以各景区景点、美丽乡村建设点、民宿生态园等为蓝底,结合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充分发挥美丽公路的串联作用,创建“千年茶乡、静养福地”的全域景区。
(二)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蝶变在基层实践中逐步落地生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紧盯“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对标补齐各项短板,确保完成xxxx年x户x人脱贫任务;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项目,强化成果巩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x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xx万元,力争x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xx万元。提升经济运行效能。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结合县砂石资源开采运营,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加强总部经济招引,多举措壮大税源经济;全面研究自然资源管理相关政策,多路径破解文旅项目落地难题;确保完成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搭建产品销售平台。依据“电商活乡”的发展路径,探索成立乡镇供销平台,整合村级现有旅游公司和村级供销平台,搭建互联网销售平台,统一旅游商品标志,加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不断提升x省著名商标、国家级一村一品的品牌影响力。推进“昔慢·艺文”酒店、泰清茶蕴谷、“小土村”木屋民宿、黄家湾民宿集中区等高中低档俱全的民宿经济带建设。筹划建设两个基地。整合夏桥村红色苏维埃文化、龙井山景区、扶贫产业园和林木种植基地等资源,筹划建设夏桥扶贫产业乡村振兴基地;整合黄家湾民宿群、泰清茶蕴谷、小土村木屋群、红旗湖景区、粮食、茶叶种植片区资源,筹划建设xxx田园综合体基地。
(三)聚焦乡村提品质,让xx乡在提档升级中争创乡村振兴新标杆。筹划集镇建设。结合石x-天子湖景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谋划旅游小镇轮廓,建设集镇安置小区,旅游服务型加油中心,建设景区和集镇应急避难场所,进一步增强集镇功能。打造“一地六县”西大门。升级石x-天子湖景区,提高景区南门综合接待中心的服务能力,致力破解天子湖、红旗湖两个水源地保护区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缩减水源地范围,增加可开发的土地空间,让高铁新城成为石x-天子湖景区的迎宾接待地和综合服务区,将xx建设成为石x-天子湖景区的高端康养地和观光旅游区。突出生态制度建设。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以保护为前提,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进一步提高项目环境准入门槛,用制度保护好xx的“绿水青山”。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密防控和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以统筹要素资源为目标探索完善板块绩效考核制度,重点探索两个水源地生态补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明确村级责权,实现事权相符。狠抓环境综合治理。以“河长制”“林长制”为抓手,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非法采砂”等不法行为。围绕两个水源地保护的硬性任务,突出抓好黑臭水体、散乱污企业、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源地等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水排放管理,推动规模养殖户堆粪污处理装置全覆盖。以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有碍观瞻无功能房屋、乱披乱挂废旧广告牌等清理工作,确保乡村干净整洁。统筹推进集镇、中心村、基层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非卫生厕所改造,提升旅游公厕服务功能。推进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进度,试点符合乡村实际的垃圾分类机制。
(四)聚焦初心惠民生,让群众获得感在以民为本中稳步增强。强化民生保障。加快推进实施民生工程;继续推动社会保障机制,做好城乡低保、五保、养老、医疗等保障,完成潘村公益性公墓一期建设;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切实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结合两香家庭,继续大力开展省家庭服务中心各项活动,发挥家庭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动性。优化防灾减灾工作机制;高质量完成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整治、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严厉打击农村乱占耕地行为;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目标。坚持依法治乡。实现乡村两级法律顾问全覆盖,完成“七五”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管理,争取调解工作成功率xxx%。强化乡村治理。落实党建引领,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二级网格或网格单元上,试点“村务助理员+网格化管理”的乡村治理体系;优化村民自治,恢复自然村管理秩序,融入网格化管理,科学配置网格员力量,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整合乡村各种公益性岗位资金,向网格员倾斜,实现岗位和资金相匹配。弘扬文明乡风。突出典型示范,推广“党员立家训、群众写家规、妇女扬家风”的活动经验,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用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助力“农村三治”出实效。防范化解风险。切防范化解社会治理风险,持续攻坚疑难信访案件,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防止发生新的社会矛盾和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加强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