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社工志愿服务工作汇报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举国关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也快速回应,第一时间组办各类专业培训,并积极组织相关会员单位人员赴四川广元、德阳开展两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的“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社工志愿服务工作汇报。
在各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参加会员单位的全体努力下,第一期(2008年9月—12月)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已经圆满结束,并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成绩,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受益学校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民政部以及相关部门也高度肯定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及其会员单位在抗震救灾中的中肯作用和突出表现。
贵校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作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长期以来给予协会工作大力的支持,是深受协会倚重的专业力量,工作汇报《社工志愿服务工作汇报》。为配合开展本项目,贵校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先后抽调了 郑飞北、黄晓燕、吴帆、许冰、阿依古丽、何聪、闫晓娟、文雯共 3 位老师 5 位同学参加了本项目。
他(她)们在项目点不辞辛苦的工作,通过他(她)们开创性、超常性的努力,成功地将社会工作“利他主义”和“助人自助”的理念植入服务对象之中,并初步总结出一套灾区学校社会工作模式,所做的工作极有成效、极富意义、极具感染力,受到了服务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和真诚接纳!可以说,他(她)们所做的一切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界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直接体现和精华浓缩,开创了社会工作教育直接介入服务重大自然灾害的历史。他(她)们不仅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界争取了赞誉,更是为所在学校争取了荣誉。不少高校在服务过程中还和服务学校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是专业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践行专业价值观最重要的平台。同时,本着尊重劳动,褒扬先进的态度,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以全国性行业协会和专业协会的名义,建议贵校认真考量各参加师生在灾区所做的工作,将其分别纳入到年终工作量统计和学生实习时间统计中。
第2篇:纳税服务创新汇报材料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诚信融洽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和社会基础。两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依法治税、优化纳税环境上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有效沟通,税务机关可以更好的了解纳税人,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了解他们对税务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同时得到纳税人的理解与合作,使“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的观念深入人心,变“要我纳税”为“我要纳税”,促进纳税人诚实申报,诚信纳税,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征管,真正做到“同心汇聚”。一分局在建立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妥善协调双方关系上不断探索,利用“第一现场、实地现场、网络现场、辅导现场”建立了多角度的沟通模式,促进了税收管理的不断规范,提高了纳税服务水平,也充分调动纳税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一现场,营造沟通氛围
依托办税服务大厅、提供“载体化”沟通模式。分局以创建“阳光大厅”为目标,进一步规范纳税服务场所的功能分区和环境布臵,力求通过各种硬件载体与纳税人实现现场沟通。填单区内提供所有涉税表单的填写样本,按审核审批类、行政许可类、税收证明类、备案类装订成册,供纳税人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比照翻阅,为纳税人省去了反复咨询的麻烦。资料区内提供各种涉税汇编手册,分局不定期对政策法规、涉税资料及操作流程进行梳理、汇总,编制《税费政策及涉税事项辅导一本通》、《现行涉企主要财税政策汇编》、《新办企业办理手续需知》、各年度《地方各税费结算辅导手册》等,放臵于资料区供纳税人取阅。自助办税区配备了电子触摸屏、服务评价器、自助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目前分局正着手准备配臵税票自助打印机的相关事宜,来年有望实现纳税人个人所得
1
税、社保费的完税凭证的自助打印。
规范办税服务制度,提供“面对面”沟通模式。人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因素,“面对面”的接触为办税服务人员提供了与纳税人零距离沟通的有利条件,分局充分发挥大厅创建文明岗位和党员示范岗的作用,实行“一句话承诺、一句话提醒、一次性告知”制度,做到“公开承诺、有效提醒、全面告知”,“面对面”地为纳税人释疑解惑,扫除涉税业务盲点。针对年底“4050”人员集中报销社保费的情况,分局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设“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为“4050”人员提供涉税服务。此外,分局十分重视服务人员沟通技巧的培养,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心理知识和礼仪规范培训,促进礼貌用语的使用和肢体语言即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姿态、声音等的正确运用,培养准确的发送信息和聆听信息,并积极做出反馈的习惯。
实地现场,倾听企民心声
针对重点纳税户,提供“个性化”沟通模式。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涉税问题各式各样,当“大众化”的服务模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时,“个性化”的沟通就显得弥足珍贵。按照按照市局“四进”活动和“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部署,分局积极走访、定期联系重点税源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及困难企业,结合分局征管实际,分小组开展走访活动,深入企业生产经营实地,与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深度沟通,听取各类涉税问题和需求,并及时采取各项措施给予解决和反馈。
针对社会大众,提供“生活化”沟通模式。广泛的税法宣传是提高纳税遵从度、和谐征纳关系的有效手段,由于受众是平民群体,税务机关进行大众化宣传时必须采取“生活化“的沟通模式。分局以“生活化、贴心化、实用性”为要求,组织开
2
展纳税服务志愿者活动、送税法进社区、进车展活动,根据受众的特殊需求,紧密贴近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编制税收“宣传手册”免费发放,取得良好的效果。
网络现场、扩展沟通平台
推广“企税通“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点对点”沟通模式。分局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平台支撑作用,建立并开通“税法无限聊QQ群号”,实行管理科在线值班制度,每天在固定时段进行在线沟通,同时提供远程协助功能,以直观的演示、指点,远程操作对方电脑,解决纳税人在报税操作过程难题。随着网络不断升级,目前QQ群成员达到180多名。
利用《税友龙版》的网税系统,提供“点对面”沟通模式。分局 “借网造平台”,不断探索构建网络沟通平台,通过《税友龙版》的网税系统功能,提供(1)主动服务,即分局根据工作需要,对日常税务管理中特定对象通过短信、自动语音、人工服务和网络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服务方式开展通知、公告、事前涉税事项提醒和事后催办等服务;(2)定制服务,即分局针对纳税人自主定制的提醒、告知服务项目,主动发送信息;(3)预约服务,即纳税人通过网络、12366语音和办税服务厅提出预约申请,分局通过内部流转为纳税人提供的一项特定纳税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