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我对你提一条意见:思想不够开阔创新意识不强。具体工作中,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想问题、做工作沿袭老方法、老套路;拘谨于职位角色,服从安排多、主动思考少。
***同志我对你提一条意见: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组织、协调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同志我对你提一条意见:主动学习不够,平时只停留在自己的保密业务上,对其他事情也不学习,总是平自己的经验办事。
***同志我对你提一条意见:创造进取意识不强。想问题做工作受惯性思维束缚,经常是以前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进取意识不强,突破动力不足,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 ***同志我对你提一条意见:理论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够,存在消极应付现象。理论学习有时不积极不主动,应付上级要求多,偶有学习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同志我对你提一条意见:在工作中,有时会局限于主要领导布臵什么就做什么,没有把自己放在全局的角度去考虑,对全局性的工作,深入思考比较少。工作中缺乏逢山开路、过河架桥的勇气,没有勇争一流的想法。
***同志我对你提一条意见: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组织、协调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想法,遇到困难,缺乏迎头面对的勇气和决心,当其他科室的同志遇到工作中的困难时,有推诿的情况发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犯错误,然而能够接受被人的批评,能够敢于指出别人的错误和不足,那是更加重要的品质。在我看来批评固然要讲艺术,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讲艺术并不意味着可以丧失原则。“绕弯子”的批评,不是爱护,而是有害,是对那些有错误、有缺点人的不负责任。敢不敢于、善不善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是检验我们是否具有党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标准。
而今,在我们之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所以很难开展,尤其是“直言批评”更是难上加难,其中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怕失人情,二是怕得罪人,在以后工作当中受到打击报复。然而在“多种花,少种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围里,在庸俗主义、好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盛行中,看到浪费现象不制止,发现问题不指出等,从表面上看损害的是国家、企业利益,但从根本上讲还是我们的职工的利益受损。
自然,在开展批评的过程中,我们要反对那种简单粗暴、不问青红皂白的做法,尤其要反对借批评泄私愤、图报复,把别人整倒的做法。真正的“直言批评”,一定是讲党性不循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讲真理不讲面子;一定是讲政治、讲正气,把对错误的“无情”和对同志的“有情”结合起来;一定是帮助被批评者痛下决心,积极自觉地去改正缺点和错误的。
让“直言批评”在党内内蔚然成风,呼唤我们的被批评者加强党性修养。“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而我们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应从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尤其要从坚持“直言批评”做起。
坚持原则,敢于讲真话,“直言批评”,陈毅元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文革”之时,在造反派面前,陈毅也直截了当,敢于批评,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曾经有人劝他说话注意点,他却说:“你的好意我知道。但是,我不说谁说?不说就不是共产党员!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这样的共产党员不值一文钱。”这生动地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高尚的政治情怀、人生追求、道德规范。这番肺腑之言不也是对我们党员和预备党员讲的吗?
作为新时代的工人就要转变一些思想,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思考和看待问题,能够直言批评,这样我们才能在彼此的批评和帮助中不断进步,才能对得起党组织和国家对我们的培养和殷切希望。
圣人说:闻过则喜。生活中有几人可以如此?
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不过,为什么良药一定要苦得让人难以下咽?忠言为什么非得让人听了难受?难道没有其他的办法吗?
有一个员工不小心做错了一件事,主管批评她,并要扣她的奖金,结果那个员工自杀了。
有一个学生被老师批评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用红领
巾上吊自杀。
有一个儿子受不了父母的批评指责,挥刀杀死他们。
好话一句严冬暖,恶言半声三春寒。之所以批评者好心没有得到好报,是因为那个被批评的人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好”,反而认为是有害的。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只要被批评者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好意,他当然会从善如流。
或许当我们去批评别人的时候,都希望对方象唐王一样,而自己可以象魏征那样直言不讳,可这并非良策。批评是一种人际互动,方法得当事半而功倍,方法不当事倍而功半。
批评是对人的一种否定,其实质是惩罚,在改善人的行为时,鼓励总是比惩罚效果明显,一定不能滥用惩罚,惩罚是消极的,尤其是过度惩罚非旦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扭曲行为,那个杀了父母的儿子就是如此。
批评人有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这样可以缓和当事人的心理压力,如果把矛头直向当事人,就会无意之中造成伤害,进而于事无补。当你批评别人时,时时刻刻反问自己:“我是不是针对当事人了?”“我是不是忽略失误本身了?”“我是不是在人身攻击了?”等等。
还要注意方法得当:
其一,真诚。真实的东西永远能够打动人。“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这件事情你也尽力而为,尽管结果还是出错了”“或许你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出错了?”
其二,切勿指责。指责的时候会让人陷入恶劣的情绪中,从而影响理智判断力。“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为什么犯同样的错误?”“你真是无可救药?”
其三,适度。点到为止,既往不咎。“事已至此,从中吸取教训最重要”
其四,理解。没有人愿意犯错误,尤其内心已经很自责的时候,更需要别人的心理支持。“我想你可能很难受”“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失误的原因”“我相信你下次肯定会做好”。
其五,澄清角色。了解自己在跟一个什么样的人沟通,是一个长辈还是晚辈,是男性还是女性,是朋友还是对手,是家人还是同事等等,如果角色混乱,就会说出不合适的话,批评的效果不仅达不到,反而伤了和气。有很多话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不分对象。
对一个很自卑的人,犯错时,他本身就很自责,这时适当的安慰会胜过千言万语。对一个很爱面子的人,一边批评一边给个台阶,他会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对于一个心服口不服的人,不必抓住不放,看他的行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