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第3篇:全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计划
2011年全乡综治维稳工作计划
2011年全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全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我乡和谐为目标,深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严密防范打击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为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证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生活氛围。
一、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排查整治
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3531”工程、“大调解”工作和“走出机关访民情、化解矛盾保民生”主题活动的要求,将这三项列为全年综治维稳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好“3531”工程摸底调查工作,统计好“三无”社区创建、专兼职治安员、小区“安全眼”等有关基础情况,按照工作要求建立相关台帐,做好“3531”工作的宣传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物防、技防和人防工作。开展好“走出机关访民情、化解矛盾保民生”主题活动,对各村、社区和驻乡单位走访率要达到100%,无空白点;对群体性矛盾登记率要达到100%;无瞒报、漏报,对排查出的一般性群体矛盾化解率要达到70%;重大群体性矛盾纠纷化解达到60%;历史遗留的群体性矛盾力争化解50%;对排查出的一时难以解决的群体性矛盾纠纷包保率要达到100%。建立“大调解”工作体制,完善调解队伍,各村社区要指定一名主要领导负责“大调解”工作,建立调解室,居民小组和屯建立调解站,拓宽调解队伍来源渠道,广泛吸纳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等担任调解员。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营造“群众有事愿意调解、调解人员
善于调解、解决问题注重调解”的浓厚氛围,基本实现“小纠纷不出村(社区)、大纠纷、疑难纠纷不出乡”
要突出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的治安问题。乡组织辖区机关、团体、企业单位、学校和群众自治组织对治安混乱地区的突出治安问题认真排查摸清,逐一分析研究,逐一制定整治方案,逐一落实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逐一明确整治目标、措施和期限。突出排查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完善维稳分析制度。要突出排查化解涉及民生的矛盾纠纷,组织辖区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以及村干部、综治干部、保安员、驻村民警深入村屯、社区,排查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
二、公安派出所要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密切关注敌对势力、“法轮功”邪教组织,暴力恐怖势力以及其他社会极端人员策划、实施破坏活动和动向,进一步提高发现、预警和控制能力,牢牢把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坚决防止在我乡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
三、切实做好维稳情报信息工作,全面收集及时报告,客观反馈维稳信息。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维护稳定信息工作,健全信息员队伍,形成覆盖面广、渠道通畅、反映快捷的信息网络。及时主动收集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情报信息,定期对本地区、本系统稳定形势进行分析研判,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调查研究,提出防范化解的措施和意见。对重要情报信息和重大事件情况及时向上级维稳部门报告,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
四、各村、社区和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高度负责的做好维稳工作。认真履行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切实做到尽好自己的责任、办好自己的事情、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共促和谐稳定的局面。
2011 年3月9日 中共向阳乡委员会
第4篇: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对照年初签订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对本单位2006年度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力量,明确职责任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小组重点抓,机关各室配合抓的工作机制。找准工作重点强化措施落实和经费保障,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确保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排查调处
认真排查社会矛盾纠纷,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工作,合理解决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抓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稳定目标
坚决抵至“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党群、干群关切密切,无任何治安案件和经济案件发生在该单位。
1 2006年度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加以改进,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5篇:某镇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计划
XXX2012年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计划
2012年我乡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将继续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实力叙永的目标任务,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建设,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为建设“和谐观兴,平安观兴”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矛盾问题
1、围绕大局维护社会稳定。围绕科学发展和乡委、乡政府中心工作,密切关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因征地拆迁、林权林地、土地置换等方面引发的群体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有效打击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严密监控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策划、暴乱活动,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2、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认真执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在决策前都要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工作,对应评估而未评估的重大事项,决策部门做到不上会、不决策、不实施,
1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
3、防范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坚持抓源头、抓苗头,坚持分清性质、分解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升级、碰头叠加,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对利益诉求群众的调查研究,根据群体人数、思想情绪、活动情况及诉求处理的难易,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化解矛盾,增进和谐。各单位要综合运用多种资源和方法,扎实做好少数重点人的教育疏导和稳控工作,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最佳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