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篇:党建作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作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办事处近段时间的以紧紧围绕“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为主题,突出“强服务、提效能、快发展”的机关作风建设年学习活动,本人就近段时间的学习谈一下个人心得体会: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抓作风建设不仅是自我教育和提高的过程,也是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服务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勤于思考,解决问题。通过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要积极探索辖区社保工作开展的新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宗旨观念。
我虽然不是党员,但要向党员组织看齐,积极向其他党员同志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从大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和狭隘的思想观点,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办人民之所需。如在分管离退休人员的工作中,紧紧围绕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等工作,努力为离退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树立大局意识。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反对任何脱离实际,弄虚作假的行为,扑下身子,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抓好每一件事,干好每一项工作。严格落实上级下达任务目标。开展诚恳的、深刻地自我批评,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组织负责。虚心向其他同志请教,请别人帮助查找问题,对于别人的批评和指正,自己决不敷衍,坚决摒弃面子思想,
总之,抓住这次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机会,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修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第4篇:心得体会:坚持党建引领,实现乡村振兴新版
心得体会:坚持党建引领,实现乡村振兴(最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X篇”,为治蜀兴川标注了时代方位、提出了总体要求、作出了战略谋划、指明了方向路径、描绘了美好蓝图,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和科学体系,科学回答了新时代X“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深厚的理论内涵和明确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以“治”促“兴”,关键在农村,主体在农民,要切实抓好乡村振兴,结合阿坝州和马尔康实际,做好了“乡村善治工程”也就有效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切实改善民生,做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章,扎实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基层组工干部责无旁贷。
建强组织,筑牢“桥头堡”。坚持打牢基础,让农村党组织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治理,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村村寨寨。目前,一些乡村的基层组织弱化、基本公共服务较差、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等,根治这些乱象,首先必须强化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导作用。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的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依靠强有力的党组织来领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重视人才,选准“领头羊”。能人治村,乡村振兴。因此,大力培养一大批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调整产业结构有办法的“三农”工作队伍,吸引一批致富能手、在外创业人士、退伍军人、大学生返乡投身“三农”工作,鼓励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的专门实用人才到农村来出“金点子”的人才队伍是最为关键。必须优化村级“两委”领导班子功能结构,注重加强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注重培养后备干部;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务实创新能力、带领致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等,让党员干部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
优化队伍,夯实“先锋队”。按照“严格党员发展质量,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树立党的光辉形象”的要求,全面贯彻发展党员的工作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狠抓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全市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对党员创业致富人员进行“能人培训”,加强对
贫困党员和老党员的关心关爱力度。充分发挥党员在社会治理、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和危难险重等任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依靠群众,牵住“牛鼻子”。乡村振兴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受益者,必须要把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万众一心,就能够愚公移山,充分发挥广大农牧民群众改变乡村面貌的巨大力量和不可估量的积极性,乡村振兴离不开农牧民群众以主人翁心态的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农村经济发展不能只有“生力军”,决不能少了众志成城的“集团军”。
发展产业,找准“突破口”。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就是突破口,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动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创意文化、观光休闲等新型业态,推动乡村向景区、田园变乐园、农村向城镇转变。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
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现代农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为产业融合筑平台。农副产品卖出去,“腰包”鼓起来,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扎实功底,做好“服务者”。组工干部不仅在工作学习中起到引领,更要在服务社会和乡村振兴中树立典范。做好“服务者”,重在“示范”。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的“引路者”,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组工干部就要做好新时代的“服务者”,发挥党员同志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服务者”,贵在“担当”。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应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并时刻牢记使命,真正把心思集中到干实事中去,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做好“服务者”,强在“创新”。组工队伍不只是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从严的队伍,更要是一支思维活跃、勤于奉献的干部队伍,能够始终念好“四字诀”,灵活运用于工作和服务群众中,为群众多办几件实事,使组工干部牢记宗旨,用创新理念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