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年黄河铁桥佐证
兰州中山桥建于1907年,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美称。1947年以来,中山桥曾多次加固维修。2004年,中山桥结束了近百年的通车历史,变成永久性步行桥。为了对中山桥进行保护性维修加固,全面提升中山桥的防汛、抗震能力,确保文物的安全。2010年,兰州市投资2800万元对中山桥进行维修加固。施工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桥体、桥墩等部位进行了全面保护性维修加固。中山桥桥体将整体提升了1.2米,此次中山桥整体抬升后,桥北侧的观景平台等部位也将被整体抬高,两侧的广场及亮化工程也将进行改造、整修。 为了保证此次维修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在施工项目部,施工方特意开辟出文物存放区,存放被拆除的大桥零部件。这些被编号的零部件会在大桥提升完成后安装回原位,达到保护文物原貌的目的。
而“修旧如旧”、水文资料、地震等级等相关文史资料,全部来自于兰州市档案部门的史料汇编:《天下黄河第一桥》。《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录入的历史文献,绝大多数来自于档案馆所藏“兰州黄河铁桥”档案全宗。该档案文献,皆是清末“甘肃全省洋务总局”为建黄河铁桥而形成的公务文书。原本分为筹备案、运输案、经费案三大案,共568份文献,经整理为45个案卷,排架长度0.45米。形成时间上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下迄宣统三年(1911)四月,纵跨5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