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伏安法(8)

2025-10-31

很抱歉,之前的文档出了点小问题,这份是修改过的。

表 4 φpa(V)、φpc(V)、φ (V)、△φ(V)数据表 (V)、 (V)、 (V)、 (V)数据表

o’

扫描速率 V(mv/s)100 80 60 40 30 20

φpa(V)

φpc(V)

φ

o’

(V)

△φ(V)0.066 0.068 0.069 0.069 0.071 0.069

0.281 0.283 0.284 0.284 0.284 0.284

0.215 0.215 0.215 0.215 0.213 0.215

0.248 0.249 0.250 0.250 0.249 0.250

由表 3 和表 4 可以看出:氧化峰

峰电流与还原峰峰电流比 ipa/ipc 的值均趋于 1,且氧化峰峰电 位与还原峰峰电位差Δφ与理论值 0.058V 都接近,那么,即可认为 K3Fe(CN)6 在 KNO3 溶液中的电极 过程是可逆的。 七、思考题 1、如何用循环伏安法来判断极谱电极过程的可逆性。 从循环伏安图可确定氧化峰峰电流 ipa 和还原峰峰电流 ipc,氧化峰峰电位φpa 和还原峰峰电位 φpc 值。 1/2 对于一个体系,若氧化峰峰电流与还原峰峰电流比 ipa/ipc 的值趋于 1,ipa、ipc∝V ,且氧化峰 0.058 (V ) ,那么,即可认为电极过程是可逆的。 峰电位与还原峰峰电位差: = pa pc = z 2、电极反应的“可逆性” 与热力学中的可逆性意义是否相同? 循环伏安图中,可逆性与电子转移速率相对于扩散传质速率是否足够快有关。 如果反应速率足够快,则界面的O、R浓度符合能斯特公式,即可以看作可逆,反应物的表面浓 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可以用能斯特公式描述。 当扫描速度增大时, 扩散传质速率加快, 电子转移速率与质量传递相比, 不能维持Nernst方程, 电极反应从可逆转向不可逆。 一个确定的电极反应在电势扫描伏安曲线中表现为“可逆”“部分可逆” 或“不可逆”是与 、 所施加的电势扫描速度相关的。 3、解释 K3Fe(CN)6 溶液的循环伏安图形状。 在一定扫描速率(如 V=100mv/s)下,从起始电位 0.8V 正向扫描到转折电位期间,溶液中 Red 被氧化生成 Ox,产生氧化电流;当负向扫描从转折电位变到原起始电位期间,在指示电极表面生 成的 Ox 被还原生成 Red ,产生还原电流。


循环伏安法(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体育运动比赛记分表(乒乓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