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1 医务人员应当熟悉输血相关的各种规定,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严禁
违规操作,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 临床用血工作中遇到技术疑难或特殊病例,应当及时请示科室主管、上
级血液中心技术主管,及时查找原因,设法解决。
3 临床用血不良事件包括SHOT(The Serious Hazards of Transfusion)事件,
也包括输血相关医嘱、备血、传输、检验、配血、发血、输血不当等引起的不良事件。
4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
当时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的为迟发反应。一般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输血传播的疾病。
5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
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按如下要求处理:
(1) 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 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受血者,
并积极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
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