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交易市场及其衍生品分析(2)

2025-09-14

商业视

1.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仍然主导全球碳交易市场EU-ETS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交易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4,EUA自2005年运行以来交易量与交易额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期货交易占主要部分,而现货交易则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明显增长。

据ECX数据显示,08年下半年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使EUA现货、期货和期权价格剧烈下降,至09年第一季度时价格约为八个月前历史最高位价格的1/3,此后在09年一直在13-16欧元/吨的范围内波动,10年开始呈缓慢上升趋势。尽管金融危机造成碳交易市场低迷,但EU-ETS在08、09年的交易量仍然明显增长;现货交易的增长更为显著,09年增长率为450%[2],这是因为在信用坏境恶化的条件下,企业通过出售配额来筹措资金,而09年下半年经济开始回暖时,现货交易则逐渐减少。由于投资者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更倾向于配额交易和现货交易, 甚至减少交易或退出市场,在配额交易持续增长的同时,项目交易则锐减54%。

2.基于项目的碳交易市场增长减缓

基于项目的碳交易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遭受重大打击,成交量与成交额均明显减少,其中CDM成交降幅达到54%[2],JI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金融危机使得大量金融机构和私人投资者离开高风险的领域,转向较安全的资产,因而导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减少,许多CDM与JI项目陷于停顿。

目前,CDM机制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较高的不确定性使投资者持观望态度,甚至退出市场。而欧盟更可能在第三阶段削减CDM额度,如果美日澳等国不成为CDM机制的新买家,则《京都协定书》到期后CDM项目可能面临枯竭或发生重大变化。在2010年墨西哥气候大会达成国际间协议之前,很难预计2012后项目交易的发展趋势。

3.全球其他碳交易市场发展情况

当前尚未形成全球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区域市场中存在不同的产品和交易规则。在北美地区, 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是唯一的强制性减排体系,近两年来成交量迅速增加,09年成交量为08年的十倍之多。但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碳市萎缩,作为自愿交易平台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受到较大负面影响,成交量大幅下降,CFI价格甚至已趋近于零。

新西兰于09年11月通过《应对气候变化修正案》,成为第一个采用ETS机制的非欧洲国家,主要适用于储备能源与工业及交通业所耗能源。法案规定符合规定的配额在转型期间(2010-2012)具有25新西兰元的固定价格,且无限量供给,因此这段时期内难以形成有效市场。总体来说,该法案为新西兰未来碳市场奠定了基础,也是国际碳市场发展的一大动力。

而澳大利亚的减排政策计划目前处于停滞状态,总理陆克文此前宣布,由于国内外关于气候政策的不确定性,减排计划将推迟至2012末。目前,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贸易体系NSW是澳大利亚主要的碳交易市场,成交量近年来变动幅度较小。

作为亚洲地区唯一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的国家,日本的减排态度正在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今年3月日本政府提出“全球变暖的基本对策”,考虑建立全国的气候政策框架,推出日本的ETS,计划

74

《商场现代化》2010年12月(中旬刊)总第632期

在2020年之前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提高10%,东京地区更已在4月通过了适用于本地区的碳交易计划。

三、中国碳市场建设

1.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于1998年正式加入《京都协定书》,但作为发展中国家暂不承担强制性的二氧化碳减排义务。现阶段中国主要以CDM机制的形式参与国际减排行动,是CDM一级市场上最大的卖家。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基于项目的碳交易锐减,使中国CDM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冲击。

目前中国参与CDM市场主要面临两点问题:(1)CDM市场是买方市场,中国虽然以高份额作为最重要的卖家,但不具有定价权。在CDM机制运作早期,由于不具备议价能力和缺乏经验,中国曾在一级市场上以低于国际通行价格约50%的水平出售CER,而境外投资者将其在二级市场上转售以牟取巨额利润。(2)CDM项目投资周期长、审批过程复杂,成本费用较高且面临诸多风险因素。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CDM项目审批过程所耗时间在不断增加,通过批准注册平均需要572天,从注册到正式发行又需607天,总共耗时超过3年,而收回投资则需要更长时间,期间可能遭遇政策风险、项目风险等不确定因素。联合国CDM项目审批机构——执行理事会EB的规则多变也对中国CDM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去年中国有十个风电项目的申请以“中国政府故意压低电价”的理由被驳回。

图片来源:世界银行报告

尽管未来CDM市场的发展面临种种不确定因素,但中国的碳市场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政府在2009年11月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基年为200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意味着中国将继续加大减排力度,为中国碳市场创造更大的空间。在现阶段中国除了参与CDM市场以外,还以以下几种方式参与碳交易:(1)碳基金运作,中国于2006年在阿姆斯特丹设立碳基金,用于CDM项目的减排量,尤其是各类

可再生能源项目;(2)碳能效融资项目,中外金融机构以共同出


国际碳交易市场及其衍生品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预订接机程序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