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开火车认读数字“六~九”,并口头组词。 6.师生共同开展认读“一~九”生字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字词句运用
1.今天有三对双胞胎宝宝来我们班做客,这三对双胞胎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生字宝宝,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的到来!
2.大屏幕出示三组生字。
看,每对双胞胎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 3.小组讨论上面第一对“双胞胎”,先比较字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再看这对双胞胎有什么特点?(后面的比前面的多两笔)
4.汇报并口头组词,重点突出字形的比较。 5.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下面两对双胞胎。
6.你们从这三对双胞胎生字宝宝兄弟中,发现了什么?
7.师小结:我们的汉字可真有意思,前面的字加上一笔或两笔成了另个字。 8.听听汉字王国在说什么——画外音:孩子们,你们真是火眼金睛,真棒! 二、书写提示 (一)、认识汉字“二、三、十、禾”。
1.师出示第一单元会写汉字卡片,抽读汉字,重点抽查“二、三、十、禾”。 2.课件演示“二、三、十、禾”四个汉字笔顺。 3.说说上面四个汉字共有几画。
(二)、学习“二、三、十、禾”的笔顺规则。 1.指名说说写字必须养成的书写习惯是什么。 2.观察课件中“二、三”两个汉字的书写笔顺。 3.按此规则,学生在书中田字格练习书写“二、三”。 4.同法指导学习生字“十、禾”。师强调:“十”的“一”起笔在横中线上,“禾”的“一”起笔在横中线稍上一点。
(三)、师展示优秀作品,并和生一起唱《书写好习惯》。
第三课时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咏鹅》,体会到古诗的韵律美。 2.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1.朗读、背诵古诗《咏鹅》。 2.会读四个小节的《小兔子乖乖》,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环节:
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学了一则谜语,你们会背吗?指名背,全班齐背。 2.课件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 3.指名猜谜底出示“鹅”的图片。
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大家幼儿园就会读的古诗《咏鹅》,板书题目。 5.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 6.教师教读,教一句,学生读一句。
7.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读,并用铅笔圈出自己读不准的生字。
8.老师教读生字,小组内开展认字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快。 9.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曲 项 浮 掌 拨 清 波
10.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哪个组读得最通顺。 二、听录音,理解古诗字义,背古诗。
1.师放《咏鹅》录音,再次让学生感受这首古诗的音韵美。 2.课件出示白鹅戏水画面,让学生观察: (1)鹅毛、鹅掌河水的颜色; (2)鹅脖子的形状;
(3)鹅戏水时脚掌是怎样动作的等。 3.老师点拨,生初步了解以上问题即可。 4.看了这幅图,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5.跟我读(再次跟老师一起读古诗)读出画面的美感。 6.小组内试背古诗。
7.全班背诵,再一次感受白鹅戏水的美感。 三、师总结,配乐全班齐读。 和大人一起读《小兔子乖乖》。
第二单元 汉语拼音
教材解读:本单元是第一个拼音单元,安排了 8 课拼音和 1 个语文园地,学习内容包括 6 个单韵 母、23 个声母和 10 个整体认读音节,还穿插安排了儿歌、词语以及认读字。
教材在每一课都提供了整合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既表音又示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 学习心理,降低了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呈现全部可拼读音节并带 声调,方便学生进行全面的拼读练习。 另外,本单元有 6 课安排了词语的拼读,有 5 课安 排了儿歌朗读,让学生在读读拼拼中运用、巩固所学拼音,使拼音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结 合,激发学习的兴趣。
拼音的学习,要以趣为先,以读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在图画中自 主发现拼音的音、形元素,以帮助学习;还可以根据图画编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 趣;字母的学习,注意结合游戏和活动,教师可激发学
生的想象力,自编手指操、顺口 溜、儿歌等强化识记;音节的拼读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使 音节拼读练习和具体的人、事、物进行意义对接;生字、词语的教学可以借助图画展开, 注意音、义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本单元的生字、词只需会读、会认即可,不需要书写, 也不需要进行具体的字形分析;儿歌的教学旨在巩固拼音和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时可采 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不要求理解和背诵。拼音的书写,要重点指导学生对照四线格的位置 进行书写,注意培养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ɑ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a o 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的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 o e的音。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4、激发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难点:激发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单韵母a,能认清形,读准音。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兴趣,会在四线格内正确抄写单韵母。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
小朋友们,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自由观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小女孩、公鸡、鹅)。
2、教师动情的描述: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绿草如茵,小溪清澈。有一天,太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ɑ字歌,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它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跳着,发现了自己在溪水中的美丽的倒影,便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来。几只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听到歌声也都往这边赶过来,它们也来参加这场清晨音乐会呢!
二、学习单韵母ɑ 看图说话,引出ɑ发音。
小姑娘在干什么?(她张大嘴巴在唱歌,练嗓子)她是怎样唱的?(让学生想象唱)
在幼儿园,老师是怎样教你们练嗓子的?(张大嘴巴)引出ɑ的读音。
大家跟着唱一遍:1 3/5 3/1—/
老师示范ɑ的发音,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型。学生用小镜子自检发音口型。 观察小女孩的局部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女孩,你发现了什么? 动笔描小女孩头像,注意画的像a。 反复练习ɑ的发音,学习顺口溜。
师示范: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ɑ ɑ ɑ。
学生以游戏方式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检;“开火车”练发音;小组比赛…….
联系生活实际巩固读音。如:医生检查口腔时,要我发ɑ ɑ ɑ。我们练嗓子时,我要发ɑ ɑ ɑ……
三、指导书写,认识四线格。 认识四线格:ɑ宝宝想回家了,它的家在哪里呢?要知道他的家,就得认识汉语拼音的四线格,看着拼音格“老师说,学生找”: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上格,中格,下格。
游戏:比赛谁最快找到ɑ的家。
教师点拨笔画笔顺。ɑ占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两笔写成。 练习:老师示范写,学生跟读笔画。学生书空,描红,仿写;老师巡视,个别辅导,作业展示,评议等。(教师提示要写满格。)
四、学习ɑ的四个声调。
1、观察图,说说汽车是怎样走的。 2、认识声调符号;一声,(ˉ)二声(ˊ),三声(ˇ),四声(ˋ)。学生根据声调符号做动作。
动脑筋:你发现汽车的走法和ɑ的四声,哪些地方很像呢?学习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练读四声:老师范写,配和手势读;编儿歌练读(如:看图上的汽车是怎么走的,汽车平地走 ɑˉɑˉɑˉ,汽车上坡ɑˊɑˊɑˊ,汽车上坡又下坡ɑˇɑˇɑˇ,汽车下坡à à à;
游戏:师读ɑ的四声,生举卡片;师随意抽取卡片,生开火车读。
学习运用,体会读音。跟老师说一说,ā阿姨好!á啊!你说什么?ǎ啊?这是怎么回事?à啊,多么可爱的小鸟!
五、学习儿歌,复习巩固。 ɑ的头上戴小帽,读音不同要记牢。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ā á ǎ à 。
六、课堂练习与作业。
1、提醒注意写字时坐与执笔姿势。“准备”→开始。 2、在四线格中正确地描写a。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的提示下正确认读带调的三个单韵母。能直接读出带调a、o、e的音。
教学过程:
一、游戏复习韵母ɑ和四个声调。
1、老师变序读ɑ的四个声调。学生用手势做调号。 2、老师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二、学习o和e。 1、读准音。 (1)、学习顺口溜,识记“o”:“大公鸡喔喔叫,叫我早起上学校”;“e”:“一只大公鸡伸着脖子叫鹅鹅鹅.” oˉ oˊ oˋ
(2)、跟老师说一说:噢,我知道了。哦?我不晓得。哦,我懂了。 (3)、用e说词,说句。 2、认清形,指导书写。 (1)、看图认形。从图中找出和o、e相似的地方。编编顺口溜:一个 圆圈o、o、o;河里一只大白鹅,它的倒影e、e、e。
(2)、认识书写格式:找一找,o和e的家在哪? (3)、老师在拼音格中范写,也写出提示,o占中格,从中格的左上起笔,写在半圆碰二线、三线,连接成圆,一笔写成o;e占中格,从格子的中间起笔,先写横,连着写左半圆,一笔写成e。
(4)、老师示范写,学生跟读笔画。学生书空,描红,仿写;老师巡视,个别辅导,作业展示,评议等。(教师提示要写满格。)
三、布置回家作业:打乱顺序读a o e的四声。
板书设计:
ɑ o e
i u ü y w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激发喜欢学习拼音的兴趣。
2、图文结合,正确读写i、u、ü及其四声音调,记忆yi wu 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及四声音调,了解a、o、e、i、u、ü是单韵母,y w是声母。 3、拓展认识汉字“单韵母”“声母”“音节”,了解生活处处有语文,初步激发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iuü的音、形,能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声。
教学难点:i在标调时头上去点,ü在标调时头上有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