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4)

2025-09-12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 力。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 教学过程:

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 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 3 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 8个女同学,有 6 个男同学

2)13 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 6个同学

3)有 16 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 9 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

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还能提出不同的 问题吗?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 1 小题: 8+6

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再全班说一说。 还有没有 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学生观察: 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再数一数,你发 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 说) (3)指名说(3 ----------- 5人)

(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 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

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 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 16 -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 P21: 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思维训练

1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 15 位乘客,到站后有 5 位乘客下车。 7 位乘客上车,这 时车上乘客

比原来少 3,对吗?

2、一班得了 15 面卫生红旗,二班得了 20 面,三班得的比二班少,比一班多, 猜一猜三班

可能得了几面红旗。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都很出色,我们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 题,教师真为大家感到骄傲! 板书设计 : 学数学 、用数学

例 3: 1 )有 8 个女同学,有 6 个男同学

8+6=14 8-6=2

16-9=7

2) 13 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 6 个同学 13-6=7 3) 有 16 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 9个人。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有 17只小鸟,飞走了 8 只,还剩几只?

17 - 8 = 9 (只)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 练地掌握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 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

20 以内

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一张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 14-6 15-7 16-9 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 13-7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先同桌互说, 然后指名

- 17 -

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 20 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 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

启发学生回答。

B、 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

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引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2、 练习

(1) 让学生把差是6、8 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二□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 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 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 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 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 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 课外作业

24页的第2题。学

P24 : 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 思维训练 在()中填上适当的数

()-9 V 5 15- ( )> 6

20以内退位减法,并且了 解知

五、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同学们熟练掌握 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o o o o ? ? ? o O O 7 + 5 =12

?? 5 + 7 = 12

☆ ☆ ☆ ☆ ★ ★ ★ ★

☆ ☆ ☆ ☆ ★ ★ ★

8 + 7 =15

- 18 -

7 + 8

=15 12 - 5 =7

教学反思:

12 - 7 = 5 15 - 7 = 8 15 - 8 =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 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 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 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 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 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 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 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 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 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 折、摆一摆、

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难点:体会平面图

形有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分类、整理

教学内容:分类、整理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 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能辨别、

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过程:

- 19 -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两条长边相等,两条 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条边长度都相 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 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 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 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 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 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 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 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 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 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 学做风车。

(1) 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 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如图: 书P27风车图。

3、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作业

折一折、剪一剪。自己做一个风车送给好朋友。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

□ □OP-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

-20 -


2024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认一认1》教学设计_1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