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新闻(4)

2025-08-29

四、大兴区循环经济为农村发展提速

发布时间:2011-5-13 11:49:00 〖加入我的书签〗〖关闭窗口〗

以前,秸秆、畜禽粪便等,堆在哪里都影响美观,焚烧又污染环境。现如今,这些曾经的“垃圾”重新有了用武之地。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给大兴区百姓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等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现代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关键是改变传统农业的单程线性结构,延伸下游产业链,使其变废为宝。因此,大兴区重点抓住种植业农作物下脚料和养殖业畜禽粪便两个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初步形成了符合本区实际的循环农业模式。

“在我们村,农业生产没有废物,全都可以循环利用起来,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还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这里就是“中国第一生态村”留民营。早在1982年,该村168户就家家都建了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形成了一个个“家庭生态小循环系统”。1992年和1998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村里又分别建起了一个100立方米的高温沼气发酵池和一个200立方米的中温沼气发酵池替代家庭沼气池,每年可产沼气30万立方米,一年四季为全村农户及集体单位食堂提供清洁能源。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给留民营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烧火做饭烟熏火燎,现在管道直接把气送到我家的灶台边,烧水做饭就跟城里一个样儿,厨房也比原来干净多了。”留民营村村民老张边操作边高兴地对记者说。如今,像老张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做饭告别烧柴、烧煤球,沼气、秸秆气联供工程的实施让他们享受到了城里的舒适。这些农民和城里人一样,先到沼气站买气,回到家里往沼气表上一刷就可以打火做饭,告别了烧煤做饭饱受烟熏火燎的日子,享受干净、卫生的清洁能源。

沼气和秸秆气的推广利用,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记者了解到,留民营村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共同承担的“留民营有机农业示范区沼液滴灌技术与示范”项目已完成,该项目通过灌溉设施对有机园区的蔬菜进行灌溉施肥,实现沼液的资源化利用并解决有机农业的追肥难问题。

记者了解到,将沼液引入有机农业种植体系,不但可以资源化利用沼液,达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防止因为沼液排放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有效解决有机农业追肥难题,提高有机蔬菜种植中水分、养分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研究证明,沼液稀释15倍以上,才能够保证蔬菜作物的种子发芽率。沼液中含有较高的速效养分,与化肥具有同等的养分供应能力。此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分别为一种有机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一种沼液滴灌施肥系统,沼液沉淀、曝气、过滤、配比、增加水溶氧施肥设备。留民营的有机园区实现了沼液滴灌,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还大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别看这小小的秸秆不起眼,在发展循环农业中发挥的作用可不小。秸秆变肥料,大兴区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实现了“农作物资源→秸秆→还田”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变饲料,把畜牧养殖与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发展规模化养殖,实现了“农作物秸秆→青贮→规模化养殖”的循环利用。秸秆变基料,实现“农作物秸秆→基料→生产食用菌”的循环利用。秸秆变能源,围绕解决一家一户的生活用能和改善人居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现“秸秆→沼气发酵原料→沼气池→产沼气用于炊事用能”的循环利用。

为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2011年,大兴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其中,“让农村亮起来”工程建设,计划完成改造村内节能路灯10000余盏,继续做好已建农村照明设施的维护与更新工作;“让农民暖起来”工程建设,计划新建太阳能公共浴室7座,对既有农民住房改造;“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建设,将对两气站点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工程,计划建设雨洪利用工程3处,粪污治理工程22处等。


生态农业新闻(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新课标教案21德彪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