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快乐像花籽,会感染所有人;感受与人共享快乐的幸福。 重点难点 重点
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感受与人共享快乐的幸福。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辬
1.会认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读懂课文,解决?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这个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认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难点
读懂课文,解决?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这个问题。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同学们,这条路上有什么?你们会怎样形容这条路呢? 2.这是一条美丽的小路,路边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这是一条神奇的小路,每一个看见这条小路的动物都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快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
3.教师板书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6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同学或老师。 2.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读。 (2)出示会认字,同桌互读。
(3)教师检查、指导,重点指导?啊?的读音。
?啊?是一个多音字,在本课读第四声,它还有?ā、á、ǎ、ɑ?四种读音,在不同的语境中,?啊?的读音会不同。
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分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5.教师出示例句,让学生仿照例句说句子。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再读课文,感悟体会
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谁为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你认为包裹里面会是什么?(指名说)
2.鼹鼠先生会找谁为自己辨认包裹中的东西呢?请大家与同桌一起读第4、5自然段,从文中找出答案吧。
3.鼹鼠先生为什么懊丧?(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包裹中的东西会掉在哪里呢? 4.分角色朗读第6~11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小动物发现自己家门口有五颜六色的花儿?(刺猬太太、狐狸太太、松鼠太太)小动物们喜欢这些花儿吗?(小动物们非常喜欢这些花儿,他们称赞花儿美丽,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在花丛旁快活地蹦啊跳啊)
5.结合语境理解?绚丽多彩??五颜六色??花香扑鼻??花朵簇簇?的意思。 6.指导朗读。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要读出疑问、惊喜的语气。?多美啊!??真美啊!?要读出赞叹的语气。
7.质疑:?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猜一猜,会是谁在小动物的门口种的花呢?(这
17
些花儿可能是鼹鼠先生漏掉的)
8.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六、梳理板书
开满鲜花的小路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辬
1.会写9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知道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会写9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知道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三、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做?开火车?游戏来口头组词。 3.指名读课文。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2自然段,全班齐读。
2.指导学生读出松鼠太太恍然大悟、赞美的语气。 3.思考并讨论?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美好的礼物?指的是长颈鹿大叔送给鼹鼠的花籽。虽然这些花籽被漏掉在小路上,但最后它们都长成了五颜六色的花儿,给所有的小动物都带来了快乐。所以,松鼠太太说这是
18
?美好的礼物?。
五、演故事,讲故事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角色表演。 (1)自由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表演。 2.借助图片,讲讲故事。
小组内同学看图片讲故事,不完整的可以请别的同学补充。
3.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这条小路吗?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呢? 4.教师小结。 六、指导书写
1.自主探究,书写生字。 2.师评价。
3.教师重点指导书写?堆、礼?。
?堆?中间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右部有四横,注意间距与长短变化。 ?礼?的偏旁是?礻?,不是?衤?。 4.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七、教师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身边的每一个人送去幸福和快乐吧,相信你会从这幸福和快乐中得到更多幸福和快乐!
八、梳理板书
开满鲜花的小路 美好的礼物:花籽→共享快乐
九、教学感悟
这是一则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故事。教学中,我抓住?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这个问题及对?美好的礼物?的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带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的道理。通过对课文字、词、句的讲解,我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句式。此外,为了让教学更有趣味,我还设计了分角色表演、看图讲故事环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19
妙析教材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辫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课文描述的是1987年4月5日,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情景,如今,这棵柏树已经成了北京天坛公园的一处风景。
学情分析
植树是学生参与过的一件事,所以学生学起这篇课文来一定会充满兴趣,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学会更有意义。邓小平爷爷的事学生可能不够了解,要引导学生课下了解他。
教学建议
依据新课辬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辬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借助插图,说说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在读文感悟中,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