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4)

2025-08-03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老师自由发挥)。 二、具体事例,初步认识。

师:其实,在我们周围,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远远不止是工厂的黑烟与汽车的尾气,还有很多。活动前叫大家去调查过。下面请同学们说说。 生:工厂向江河排放废水。 生:人们向江河投放垃圾。 生:……

三、分析事实,深化认识。

请同学们针对上面的现象,说说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1、先说水源是怎样被污染的。

生:小时候我们能在门前的河里游泳,后来被建工厂的人堵塞了。村里的生活污水流进河里,有很多的小虫子在游来游去,不能游泳了,而且还有一股臭味,非常难闻。 生:我们以前常在家门前的小河钓鱼,现在鱼少了,而且还会钓到一些头小尾大的怪鱼。

生:今年初在粤东一带海面出现的赤潮,科学家也说是海水受污染所造成的。 师:这都是水源被污染的现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喝水中毒的事。可见水源污染不是小事。

2、随意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也会危害我们人类,请举例说明砍伐树木造成的危害。 生:我们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所讲的就是黄河决堤,使得两岸人们叫苦不迭,这除了自然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为的砍伐树木,开垦草地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使河床升高,黄河成悬河,洪水来时易决口。

生:还有今年长江、松花江的水灾,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上游大量砍伐树木,使雨水得不到积蓄,大量流入江中,使得洪水泛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16

生:还有森林里的动物越来越少,比如大熊猫和老虎,有些动物甚至绝迹了。 师:由此看来,间接的环境破坏,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我们的生存。 四、联系身边事实,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所了解的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

五、师: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害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十分关心的。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怎样保护环境?你能想出一些建议吗?

要求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六、以后我们怎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呢? 要求学生讨论后汇报。 七、教师总结。

10、东西不乱扔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合适的地方,用完扔回原处。

2.懂得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地方,既整洁,用时又好找,又省时,不会误事。 3.懂得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地方是做事有条理的表现,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很重要。 情感:体会到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地方好处多,愿意培养这种好习惯。 行为: 把东西摆扔在合适的地方,用完及时扔回原处。 课时:2 教育过程: 一、插图导入

1.电脑演示图片:

内容:栏目一“想一想”中的图。 2.教师提问:

想一想,像李芳这样乱扔东西会怎样?

17

3.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即板书:找不到东西 耽误时间 耽误事 着急……

4.过渡语:

李芳乱扔东西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学文明理

1、学生边看图片边听录音故事。

(图片的内容为课文中的插图,录音故事内容同课文内容的1、2自然段。) 2、教师提问:

李芳乱扔东西的结果怎样?(此时学生通过听故事,可能会对乱扔东西的结果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可以继续板书,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乱扔东西的坏处。) 3、教师小结:

乱扔东西就会找不到东西、还会耽误时间、耽误事情、心里着急,还可能会养成做事没有条理的坏习惯,害处可多了。 4、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给李芳出出主意,告诉她怎样做就能避免这些麻烦? 5、学生小组讨论后给李芳出主意。 板书:东西不乱扔

6、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

大家出的主意很好,李芳同学听了一定会感谢你们。李芳的老师也是这样劝告她的。 7、听录音:

内容:课文中李芳老师的话。 8、过渡语:

后来在妈妈的督促下,李芳逐渐改掉了乱扔东西的坏毛病,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李芳后来是怎么做的。 9.提问:

看图说一说,李芳是怎样改掉缺点的,把东西方在一定的地方有什么好处。 板书:找得到东西 不(耽误时间) 不(耽误事) 不(着急) 三、联系实际具体导行 1.过渡语:

18

通过看小芳的事例我们知道了东西不能乱扔,那么,东西应该扔在什么地方呢?扔在什么地方合适呢?让我们到小明的家里去看看。 2.电脑演示小明的家

内容:栏目四“议一议”中的插图一(教材P50图)。 3.教师提问:

这些东西摆扔的地方合适吗?你在家里把它们摆扔在哪里,为什么? 4.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脑,在老师事先制作好的课件上帮小明收拾家。 5.学生独立操作后,在教师机上边演示边汇报,同学之间如果意见不统一可以相互争论,教师评判的原则是东西扔的位置安全、方便、不妨碍整洁即可。 6.教师用电脑演示图片

内容:栏目四“议一议”中的插图二和插图三。 7.教师提问:

这些东西用过后应该怎么办?平时你把它们扔在什么地方? 8.教师请学生自主选择讨论的内容。

9.学生汇报后教师给予引导,对正确的进行肯定,不正确的启发同学自己修正。 四、全课总结

1.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好,大家懂得了做事要有条理的道理,希望你们今后都能养成学习、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板书: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我们一起用一首儿歌来总结一下这节课。 2.学生阅读儿歌

3.师:今天这节课后我们开展一项活动。 4.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板书设计:

十 东西不乱扔

找得到东西 不耽误时间 不耽误事 不着急……

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11、大家排好队

19

活动目标:

1.知道在活动和公共场所玩耍时要主动排队,耐心等待。 2.有初步自我约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流程:

1、游戏《钻山洞》,体验没有秩序带来的危险。

分别准备三个山洞:由两名同学来当拱门,第一次小朋友自由的钻山洞,\谁能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一个山洞,不能漏掉每一个山洞。\

\刚才在钻山洞的时候你都发生了什么事?你看见了什么事情?

小结:刚才同学自由的钻山洞,游戏过程中出现了拥挤、无序、碰撞、掉鞋等现象。 2、讨论怎样又快又安全的钻过山洞的方法。 怎样又快又安全的钻过山洞?

小结:钻山洞时,大家要从同一个山洞出发,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不掉队,这样就会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一个山洞了。 3、播放背景音乐,再次玩《钻山洞》的游戏。 同学还是自由游戏,教师及时鼓励同学排队的行为。

小结:当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大家排好队、守秩序,就会很快、很安全、很开心的把事情做好。 活动延伸:

和同学为需要排队的地方设计一个排队标志,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12、我们小点儿声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

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

20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