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一】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做到节约每一张纸 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实践等方式,体会到纸的作用,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节约纸、爱惜纸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纸的来源,知道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难点
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纸的来历、课件 学生准备
1、观察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 2、搜集节约用纸的好办法 3、搜集各类用纸 教学过程
一、我一我,我在哪
1、师:今天有一位神秘的朋友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它非常喜欢和大家玩捉迷藏,看它又藏了起来。咱们一起来找一找它吧
2、(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的图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幅图画,将咱们今天请来的神秘朋友找出来 3、学生观察图画并找出神秘朋友。
4、师:想一想,生活中还可以在哪里发现我们的好朋友——纸呢? 5、学生思考回答 6、师归纳各种纸的资料
(1)学习用纸:课本、画画本、作业本、课外书……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中常用的东西,可见我们的学习离不开纸 (2)生活用纸:餐巾纸,纸杯,报纸,箱子、挂历、纸币的各种装饰品……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东西,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3)美化纸:窗花、灯笼、壁纸这些用纸做的东西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情趣,可见纸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了解纸的来历,体会纸的来之不易 1、课件出示纸的来历
(1)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造纸了。他们把旧麻等切碎,洗净,再浸泡。
(2)再用大火蒸煮至烂,春捣后,在池中打成浆 (3)然后用竹帘从池中抄起一层薄浆,晾干后揭下,
就成了纸
(4)后来,我国古代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2、师:你们知道纸是从哪里来的吗? 3、学生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造纸的过程)师: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造纸过程非常复杂,一张小小的纸来之不易 4、师:是的、,制造纸张需要经过漂白、压膜、烘干等许多程序,一张小小的纸来之不易。
三、交流浪费纸的现象,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 1、(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中的几个孩子在干什么吗?你们认为他们的做法对吗?并说出理由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咱们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
4、学生讨论交流
5、(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的图片)师:你们看到什么? 6、学生交流讨论。 7、师生共同制作草稿本。
四、课堂小结。 【篇二】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知道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2、情感与态度
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的建议。通过考察当地空气污染情况,认识到新鲜空气的重要性,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调查等方式,体会到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学会防治污染,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师准备:
课件、《一周空气质量记录》调查表、《空气污染小调查》调查表。 学生准备:
1、调查家或学校周围的工厂:厂内有多少烟囱?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难闻的气味吗?
2、观察家或学校附近的某一地点:数一数10分钟内大约有多少辆车经过?有没有扬起风尘?有没有烟排出排出的烟什么颜色,什么气味?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3、分析一周内空气的质量:天空是蓝色的还是灰蒙蒙的?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对比——一空气清新真好。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段视频资料,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一段视频的内容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郊区,另一段视频的内容为车水马龙、声音嘈杂的市中心)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选择一个地方居住,你们会选择哪里?为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同学们都选择居住在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郊区,老师也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因为郊区的空气清新,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探究交流—我身边的空气好吗
1、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课前的调查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填写在《一周空气质量记录》表格中 2、学生在全班汇报展示
3、师:如果遇到空气重污染的天气,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4、生1:减少户外运动 生2:出门尽量戴口罩
5、师:看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都能判断出空气质量好坏,知道突遇空气重污染的天气时应该如何做。你们真棒!
三、调查讨论—是什么污染了空气
1、(课件播放污染空气的视频)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视频短片后有何感想呢? 2、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