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25-11-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组单元分析

编排本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供选择:想象自己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说和写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听音响,说和写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交流暑期生活感受。“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课序:1 、2

主备 课题 1 山中访友 授课 1、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教学目标 2、抓住重点词语,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引领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习运用。 课件:词语、句子 一次备课 一、导入 教学过程 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轻松迎客, 寒梅报春 -可编辑修改-

李金海 教学时间 2课时 二次备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这节课我们学习《山中访友》,读题,让我们去体会作者是如何细心观察大自然,有哪些独特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 二、字词教学 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配乐朗读,组织交流: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 2、学生反馈,教师板书。 3、自由读课文后,师出示几组词语: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依然如旧 汩汩 瀑布 栀子花 犬吠 恩泽 细数 唱和 旋转 ①自由读——指生读,正音——齐读。(注意第三行多音字的读音。) ②引导理解词语“恩泽”,谁来给它找个近义词? ③你能结合课文将成语补充完整吗? 德高望重的( ) 津津乐道地( ) 依然如旧的( ) 三、引入 作者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访友,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回来的?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回答。 2、从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到“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你感-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到了什么? 3、从这两段的哪些词语中你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好心情?(品味:一路月色、犬吠、归鸟的环境衬托描写的作用) 四、语言训练点1 文本内容: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引入: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和这些朋友的深厚感情? 1、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2、反馈交流。作者形象地把桥比做什么?什么叫“德高望重”,为什么把桥比做“德高望重”的老人? 3、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桥的“德高望重”? 4、读着这些词句,想象一下,古桥在几百年历程中,都驮过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 5、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可是古桥依然屹立着。这正是“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齐读) 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 五、语言训练点2 文本内容: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1、你能用你的朗读带大家走进这片熟悉的树林吗?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怎么样可以称为“知己”?联系第4自然段说说。 3、 既然树是我的知己,那树了解我什么? 4、 我又是怎样和树成为知己的?想象说话:早晨,我沐浴着阳光,路过树林,( );傍晚,夕阳西下,来到树林,我( )。高兴时,我来到树林,( );伤心时,我来到树林,( )。 作者真的变成树了吗?你是怎么认为? 六、语言训练点3 文本内容:第5自然段 1、 自由读。 2、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你能给句子换个说法吗? 3、 作者是怎么和山中的一切打招呼的? 4、 你从作者不同的招呼中读出了什么? 5、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说一说。 6、小组合作朗读,感受作者和山中的一切景物和作者的深厚感情。 7、想象写话: 我和山中的( )打招呼: 课后回顾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课序:3

设计者 课题 2* 山 雨 指导者 徐小菊 叶海莲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的山林雨景图;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教学目标 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词语、句子 一次备课 一、导课 上节课,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课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鉴 赏到李汉荣这位作家的新奇浪漫的想象美,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教学过程 爱之情。 这节课,我们再去感受作家赵丽宏笔下的山雨的意韵味,字里行间表达了怎样细致的感情,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二、字词教学 -可编辑修改- 教学时间 1课时 二次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六年级语文教案)《匆匆》教学案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