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前
声 无字的歌谣 优雅的小曲 浓浓的爱
雨中
色 墨绿 翠绿 水淋淋的绿
深深的眷恋
淡青 金黄红色
雨后
3 草虫的村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用心观察大自然,用丰富的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自然中的花鸟草虫、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 教学准备:
收集录音——夏日里的虫鸣声;大自然的图片;摘抄卡等。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课型及教学时间:
新授课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理解本课的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树立分清课文层次、整体把握内容。 教学重点:
读写、理解本课的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树立分清课文层次、整体把握内容。
一、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语。 2.寻觅作者的踪迹。 作者的目光分别到了哪里? 三、静读课文,感受情趣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
2.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四、回归整体,提出疑问
1.接读课文,简单评价。
2.引导学生就课文各个方面提出问题。 五、布置作业:课后思考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
一、回顾课文内容
1.简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放声读一遍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关内容上的疑问。 二、品读课文,体会表达
1.边读边画,解决第一课时留下的有关表达上的疑问。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我真想也跟它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你能读懂作者的心思吗?把这种心思读出来。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评价一下甲虫们的音乐演奏得怎么样?
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这“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表达出来的? 听录音──虫鸣,读句子。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出来。” 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认识,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把体会到地放在这个句子里尽情地读出来。
(4)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 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 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趣的?
把这些情趣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共同分享。 3.体会表达方法、表达效果:
出示课文开头: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自己体会。 (2)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组交流,讨论、总结)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接读),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
2.课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四、布置作业:
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3草虫的村落 游侠归来 和谐相处
奇异的游历 音乐演奏会 快乐的天地
勤劳地工作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