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农业环保概论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总体。
2.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使自然环境产生变化,从而带来不利于人类的结果。 3. .农业环境:是指以农业生物(包括农作物、畜禽和鱼类等)为中心的周围事物的总和,包括大气、水体、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和生活的场所(农区、林区、牧区等)。
二、填空题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 )和( )的总称;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一种( )环境。农业环境保护所研究的环境通常指( )环境。
2.环境问题按照成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 )引起的,称为原生环境问题;另一类是由( )因素引起的,称为人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所要考虑的主要是( )环境问题。 3.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 ( )所引起的问题。
4. 骨痛病是由于人通过食用含有被( )污染的植物果实而导致的,水俣病则是由于人食用富集有( )
的鱼而导致的。
1.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人工;自然。 2.自然力;人为;人为。 3.发展不协调。 4.镉;甲基汞。
三、简答题
1. 简述环境问题的发展阶段?
答:(1)环境问题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2)环境问题的发展恶化阶段(工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前);(3)环境问题的高潮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2.简述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雨;(4)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5)土地退化与沙漠化;(6)生物多样性丧失;(7)海洋污染;(8)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四、论述题
论述目前我国存在的农业环境问题?
从农业上存在的污水灌溉;土壤退化;农药污染;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社区、庭院污染;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乡镇企业污染;地膜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非农业占地等问题入手展开论述。
一、 名词解释
1. 水体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其他活动产生了废水和废物,这些物质未经处理或未经很好的处理进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体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2. 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水体,经过一段时间(距离)后,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水体水质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称为水体自净。 3. 水质指标:表示水质的好坏和水体被污染的程度。
4. BOD:表示水中的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单位mg/l。 5. COD:表示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单位mg/l。 6. TOD: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燃烧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的氧量。 7. TOC:指水中所有有机污染物中所含的碳量。
二、 填空题
1. 造成水体的污染来源可分为( )和( )污染源两类。后者主要包括( )、( )、( )三方面。
2.按照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方式不同,水体污染源可分为( )污染源和( )污染源两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属于( )污染源;而农业污水和地表径流则属于( )污染源。
3.化学需氧量按照使用的氧化剂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高锰酸钾的称为( );另一类使用重铬酸钾的称为( );前者适用( )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后者适用( )的水体。 4. 水体细菌污染指标有两种表示方法,分别是( )和( )。
5. 水体富营养化是因为水体中( )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高时使藻类和水生生物大量繁殖的现象;出
现在近海海域称为( ),发生在淡水水体中则称为( )。
6.重金属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按照物质运动的形式,可分为( )迁移、( )迁移和( )
迁移三种类型。
7.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其原理可分为( )、( )、( )、( )四大类。其中常用的好
氧生物处理法可分为( )、( )两大类。 1.自然;人为;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 2.点;面;点;面。
3.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污染较轻或无污染;污染较重。 4.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 5.氮、磷;赤潮;水华。 6.机械;物理-化学;生物。
7.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三、 简答题
1. 简述工业废水的特点?
(1)悬浮物质含量高;(2)需氧量高;(3)pH值变化幅度大;(4)温度高;(5)易燃;(6)有害成分复杂。
2.简述水质指标的种类?
(1)悬浮物;(2)有机物含量;(3)pH值;(4)溶解氧(DO);(5)细菌污染指标;(6)有毒物质指标。
3.简述按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地面水划分为哪几类? 答: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以及游泳区。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4.简述水污染综合防治主要对策?
(1)按功能区控制污染,保护水资源;(2)制定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3)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4)制定乡镇企业的水污染防治对策。
四、 论述题
1.论述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类型、来源及危害?
答案要点:从污染水体中通常存在需氧有机物;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金属毒性物质;石油类污染物及其他污染物等五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危害入手展开论述。(详见教材75-89页)。 2. 结合流程图说明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
答案要点:污水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流程简图,及相应文字表述回答该问题。(参考教材106页图4-3)
第三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名词解释
1. 干洁空气:干燥清洁空气的简称,指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
2.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3. TSP:总悬浮颗粒物,指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绝大多数小于100微米(μm)。 4. 飘尘:指粒径小于10微米(μm),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颗粒物质。
5. 光化学烟雾:是指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浅蓝色的混合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污染烟雾现象。 6. 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它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7. 室内空气污染: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而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不断增加,并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称为室内空气受到了污染。 8.绿色材料: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负荷最小和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亦称为“环境调和材料”。
二、填空题
1.大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 )气体。其恒定组分为( );其可变组分为( )和( )。 2.通常把从( )到( )作为大气层的厚度。
3.大气中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是( );也是( )的主要发生场所。
4.大气中适合超音速飞机飞行的主要层次是( );而对全球无线电通讯起主要作用的层次为( 5.大气污染按污染范围的大小,可分为( )、( )、( )和( )大气污染。 6.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存在状况,大气污染可分为( )和( )两类。 7.按污染物的排放形式大气污染源可分为( )、( )、( )。 8.酸雨是指pH( )的雨、雪或其它降水,是( )的一种表现。
9. 依照除尘器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 )、( )、( )、( )四类。10.湿法脱硫最常用的是( )法。
11.干法脱硫包括( )和( )两种。
12.NOX废气治理技术分为( )、( )和( )三类。 13.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是控制住( )排放总量。 14.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为( )、( )和( )。 15.室内污染源分为( )、( )和( )三类。 16.室内污染的控制主要通过( )、( )、( )进行。
17.除人类活动影响外,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有两大重要因素即( )和( )。 1.混合;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微粒。 2.地球表面;1000-1400km。 3.对流层;大气污染。 4.平流层;热成层。
5.局部性;区域性;广域性;全球性。 6.煤炭型;汽车尾气型。 7.点源;线源;面源。 8.﹤5.6;大气污染。
9.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 10.石灰-石膏。
11.活性炭吸附法;催化氧化法。 12.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还原法。 13. SO2。
。)
14.累积性;长期性;多样性。
15.化学性污染源;物理性污染源;生物性污染源。 16.避免引入污染源;污染源的处理;发展绿色建材。 17.通风;建材。
三、简答题
1. 简述干洁空气的组成?
答:其主要成分为氮、氧、氩和二氧化碳,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6%(体积分子);氖、氦、氪、氙、氢、臭氧等次要成分只占0.004%左右。 2.简述大气的垂直结构分层?
答: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在结构上可将大气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暖层)、散逸层(外层)。
3.简述对流层的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度每增加100m,温度约下降0.65℃;(2)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有利于进入的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4.简述根据燃料性质和污染物的组成大气污染的分类?
答:(1)煤炭型大气污染;(2)石油型大气污染;(3)混合型大气污染;(4)特殊性大气污染。 5.简述按污染物的发生类型大气污染源的分类?
答:(1)工业污染源;(2)农业污染源;(3)生活污染源;(4)交通污染源。 6. 简述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
答:(1)颗粒物;(2)含硫化合物;(3)碳氧化合物;(4)氮氧化物;(5)碳氢化合物;(6)含卤素化合物;(7)氧化剂。 7.简述中国酸雨的特点?
(1)以长江为界,南方酸雨多于北方;(2)我国酸雨属硫酸型;(3)降雨酸度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冬季雨水pH低,夏季pH高;(4)城区的酸雨比郊区严重。 8.城市绿化的环境效应有哪些?
(1)调节城市小气候、防风沙、滞尘、降低地面扬尘;(2)使空气增湿、降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可吸收有害气体和杀菌作用;(4)吸声降噪。 9.简述两控区划分的基本条件?
答:酸雨控制区的划分条件:(1)现状监测降水pH≦4.5;(2)硫沉降超过临界负荷;(3)SO2排放量较大的区域。SO2污染控制区的划分条件:(1)近年来环境空气
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2)日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3)SO2排放量较大;(4)以城市为基本控制单元。
10.简述绿色建材的基本特征?
答:(1)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3)在产品配制和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含铅、镉、铬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