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要首先复习上次课讲解内容 教其次讲解本次课内容 学过程 一、不同商品的分类方法 二、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 三、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 板四、劣等商品的需求曲线和恩格尔消费曲线 书 提 纲 作业与 思考题 教学总结 商品价格变化时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是怎样影响商品消费数量的?
4.6.1 商品的一些分类
1、一般商品:dx/dpx<0。
2、吉芬商品: dx/dpx>0,dx/dM<0。 3、正常商品:dx/dM>0。 4、收入中性品:dx/dM=0。 5、劣品:dx/dM<0。
6、一般正常商品:dx/dp<0,dx/dM>0。
4.6.2一般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假定x1 、x2为一般商品;再假定x1的价格p01下降到p11,p2和M均保持不变。由于p1下降,使得预算线从AB变为AC,即预算线变得相对平坦。那么在新的预算线AC条件下,该消费者新的最佳消费束会在哪里呢?它应该满足两点:①x1为一般品,p1下跌,x1的消费量势必上升,即E1点应在E0之右;②由于p1下跌,使得消费者实际收入上升(尽管名义收入未变),同时,我们假定了x2为一般正常商品,很显然,实际收入的增加会导致该消费者消费更多的x2。因此,E1点必须在E0点之上。因此,均衡点便从E0变为E1。将E0和E1连接起来便是一条价格消费曲线(亦称价格消费径)。由此可见,它是仅在价格水平发生变化,而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均衡点的轨迹。
(一般品)X2
PCC
O X1(一般品)
31
PX1
DC O X1(一般品)
图4.4 一般品的PCC和DC
从图4.4中可以看出,当p1下降时,x1消费量随着增大。因此,价格消费曲线反应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价格消费曲线中导出需求曲线。从图5.2中可知,当x1为一般品、x2为一正常品时,其PCC的斜率为正,而DC的斜率为负。
4.6.3 吉芬品的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现假定x1为吉芬品,x2为一般品。初始均衡点为E0。由于x1为一吉芬品,当价格下跌时,其消费量减少。因此,新的均衡点E1应在E0之左。同时,由于p1下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从而导致消费更多的x2。这样E0和E1点,以及其他未被画出的点,我们得到了一条斜率为负的PCC。
与图4.5(b)中相同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条斜率为正的需求曲线,对此的理解可以表述为:当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反而下降。
X2
PCC
O X1(吉芬品)
PX1
DC
O X1
图4.5 吉芬品的PCC和DC 4.7 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4.7.1 正常品的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现假定x1和x2均为正常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收入从M0增加M1时,预算线将平行地外移,与更高的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从而得到在新的收入水平下的均衡点。将所有新旧均衡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就是收入消费曲线,见图4.6(a)。因此,收入消费曲线就是仅当收入水平发生变化,价格不变情况下消费者均衡点的轨迹。
恩格尔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了商品需求量同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它可借助图5.4(a)从收入消费曲线直接推导出来,见图4.6(b)。
总之,当x1和x2为正常品时,其收入消费曲线(亦称收入扩展线)和恩格尔曲线的斜率均为正。
X2
ICC
32
O X1 M
EC
O X1
图4.6 正常品的ICC和EC
4.7.2 劣品的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现假定x1为劣品,x2为正常品。当收入增加时,x1的需求量减少,而x2的需求量却增加。因此,E2、E3势必位于初始均衡点E1的左上方。连接E1、E2和E3便可得到一条ICC。从图4.7中可知,劣品ICC曲线和EC曲线斜率均为负值。
X2
O X1(劣品) M
EC O X1(劣品) 图4.7 劣品的ICC和EC
当收入为M0时,最佳消费束为E1,当收入扩大为M1时,由于x1为一劣品,新的均衡点势必在E1点的左上方,故劣品的ICC斜率为负;此时,EC斜率亦为负。图(a)省略了3条无差异曲线。
4.7.3二种因素:一是当p1下降时,尽管名义货币收入没有变化,但实际货币收入增加了,即提高了原有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因而会增加对x1的需求量,这种由于价格下降使实际收入增加所产生的需求增量被称为收入效应(IE);二是当p1下降后,产品比价发生变 收入中性品的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如果x1为一收入中性品,x2为一正常品,其ICC和EC均为垂直于x1的直线,表明x1与收入变化无关。解。 4.8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图表分析
从图3.2中可知,当p1下降时,需求量有个增量(这里隐含着x1为一般品),西方学者将此增量称为总效应(TE)。但是,总效应可以分解成为化,x1相对于x2变得更为便宜,因而以x1替代x2(假如x1和x2存在某种替代的话),也会增加对x1的需求量,这被称为替代效应(SE)。总效应等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之和,即:
TE=IE+SE
4.8.1 正常品的效应分析
假定有两种商品x1和x2,其价格分别为p1和p2,再假定x1为一正常品。当x1的价格从p01上升到p11,而p2和M不变时,预算线便从AB变为AC,最佳消费束从E0变为E1,从而x1的消费量减少,即△x1<0,这个△x1就是由于价格变化所产生的总效应(TE),它是用E0E1的连线所得到的PCC的水平距离来度量的,其方向朝向原点,因而视作“负的总效应”,详见图4.8
(正常品)X2
33
ICC PCC
O X1(正常品)
图4.8 正常品效应分析
通过作一条“虚拟”的预算线(亦称补偿预算线)HN满足以下两点:①HN与新的预算线AC平行(这就保证了在新的价格比率上购买)。②使之与原无差异曲线I0相切(这就保证了消费者的原效用水平不变)。这样便得到E2点。E2E1的连线便是“虚拟”收入下降所引起的收入消费曲线ICC。E2E1的水平距离便是由于价格上升而使实际收藏下降所引起的需求减少量,这便是收入效应,此时,收入效应亦为负。E0E2的水平距离表明,在原有效用水平上,在新的价格比率下,消费者所愿意用x2来替代的数量,这就是替代效应。其变动方向也是朝向原点。故替代效应为负。
结论:正常品的总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与其价格变动方向相反。 4.8.2 劣品的效应分析
现假定x1为一劣品,x2为一般品。所谓劣品是指收入增加,需求量反而减少的商品。但是劣品不能等同于吉芬品。劣品依然满足需求法则,即价格上升(下降),需求量下降(上升)。因此,在图5.7中,p1下降,导致预算线从AB变为AC,新的均衡点E1势必在E0之右上方,连接E0和E1得到一条PCC。PCC的水平距离度量了总效应(TE),此时,TE背离原点因而为正。
现需画出一条虚拟的ICC曲线。首先,作一条虚拟预算线HN与AC平行并相切于I0与E2点。由于x1为劣品,其虚拟均衡点E2必然在E1的右下方,连接E2和E1,得到ICC。E2E1的水平距离为收入效应,此时为负。
从上述分析可知:当p1下降时,如x1为一劣品,总效应(TE)为正,替代效应(SE)为正,收入效应(IE)为负,且有|SE|>|IE|,只有这样才能保证TE=SE+IE成立。同理,当p1上升时,如x1为一劣品,TE<0,IE>0,SE<0,且|SE|>|IE|。图见教材。
4.8.3 吉芬品的效应分析
一种商品x为吉芬品,如果它同时满足:
dx/dM<0
dx/dpx>0(或dx/d(-px)<0)
图5.8分析了吉芬品价格下降的各种效应。假定x1为吉芬品,x2为一般品,当x1价格下降时,依式(5.4.3),消费者减少,总效应为负。因此,从图5.8来看,E1点势必在E0点之左上方,E0E1的连线为PCC,它度量了总效应。
现作一条“虚拟”预算线HN,既平行于新预算线AC,又相切于原无差异曲线I0于E2点,它会在E0右下方。E2E1的连线为ICC,它度量的是收入效应,即IE为负,E0E2的水平距离则是正的替代效应。
总之,当吉芬品价格下降时,TE和IE均为负,SE为正。同时,由于吉芬品是一种特别“劣”的“劣品”,其|IE|>|TE|,即负的收入效应要超出负的总效应。
为了便于复习,不同商品的各种效应列表如表5.2所示。 表5.2 各类商品三种效应变化方向 商品类别 正常品 (一般品) 劣品 吉芬品
34
价格变 动方向 - + - + - + - SE + - + - + + IE + - - + + SE与IE绝 对值相比 |SE| >|IE| |SE|< |IE| TE + - + - - + 4.9 违反偏好假设的效用极大化问题
本节讨论一些常见的违反偏好的假设的偏好及其效用极大化问题。 4.9.1 完全替代型偏好
假如x1为红铅笔,x2为蓝铅笔,而消费者对颜色无所谓,那么,x1和x2被称为完全替代品。它的效用函数形如:
U(x1,x2)=x1+x2 图见教材P166 4.9.2 完全互补型偏好
假如x1为左鞋,x2为右鞋。x1和x2必须同时消费才能得到某种效用。这种按一定比例一起消费的商品被称为完全互补品。其无差异曲线如图5.10所示,像“L”型。连接起来便可得I0.。它形如“L”。(图见教材P167)
13授课地点:JA303 年 月 日 节 章、节标题 第五章生产理论 学时 2 教学掌握企业的不同组织形式和企业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图形表示目的 及厂商经营的三个阶段 教学公司制企业的优点 重点 厂商生产函数中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的曲线形状和相互关系、厂商生产的三阶段 教学边际产量的形状 难点 厂商生产的三阶段 主 要首先复习上次课讲解内容 教其次讲解本次课内容 学过程 一、企业组织形式几个组织形式的优劣势 板二、厂商的生产函数及其图形表示 书三、厂商生产的三个阶段 提纲 作业与 思考题 为什么厂商会把产量水平停留在第二个生产阶段?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