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荒漠化大致有四类( )
风力作用下 (A)
流水作用下 (B)
物理和化学作用下 (C) 工矿开发造成 (D)
[分值:2.0] 11. 我国的环境问题,除一般环境问题的共性外,还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我国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 (A)
(B)
我国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交织在一起,人口过多造成极大的环境压力,使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 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原材料、能源浪费严重
(C)
环境污染原因具有复杂性 (D)
[分值:2.0] 12. 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
损害生物 (A)
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B)
腐蚀建筑材料 (C)
腐蚀金属结构 (D)
[分值:2.0] 13.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 )
植树造林 (A)
采用固碳技术 (B) 减少人口 (C)
大量消费汽车 (D)
[分值:2.0] 14. 实施财政补贴政策的情形包括()
物价补贴 (A)
重大循环经济项目补贴 (B) 税前还贷 (C)
加速折旧 (D)
[分值:2.0] 15.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3+l”模式指( )
小循环 (A) 中循环 (B) 大循环 (C)
再生资源产业 (D)
[分值:2.0] 16. 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要()
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 (A)
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B) 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 (C)
技术创新 (D)
[分值:2.0]17.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应当以不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
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其原则有()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A)
(B)
在开发利用可更新资源时,应与其再生增殖能力相适应,与其补偿供给能力相平衡 在开发利用不可更新资源时,更应当设法延长矿物的衰竭期
(C)
(D)
当生态平衡失控或失调以后,应尽可能地恢复和重建。
[分值:2.0] 18. 低碳经济
小循环 (A) 中循环 (B) 大循环 (C)
再生资源产业 (D)
[分值:2.0] 19. 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 )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 (A)
过度放牧 (B)
过度耕作 (C)
大量砍伐树木 (D)
[分值:2.0] 20. 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
复杂性 (A) 广泛性 (B) 潜在性 (C) 累积性 (D)
[分值:2.0]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十位。
(A) (B)
[分值:1.0]2. 发展低碳经济,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间的关系,应尽量开
展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可以忽视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A) (B)
[分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