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欣赏《乘雪橇》(教学设计)

2025-07-21

“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

学校 学科(版本) 学时 时代小学 音乐(人音版) 第一课时 设计者 章节 年级 黄颖 乘雪橇 五年级(四年级授课) (1)情感态度目标:学生能通过多媒体教学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 (2)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对乐曲中的各种声音进行探索和模仿;能初步了解变奏、重复等创作手法。 (3)过程方法目标:学生能在探究、律动 、旋律模拟、形象模仿、合作表演等音乐活动中进行自主式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情绪,表现乐曲中的各种有趣声音。 教学难点:(1)主题乐句的演唱与表现。 (2)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以及重复、变奏等创作手法。 本次的授课班级为四(1)班。由于这个班是由转学的插班生组成的全新班级,这些孩子没有统一的音乐教育背景,很多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音乐课,基础参差不齐,所以这个音乐课堂教学主要以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为主,在此基础上丰富理解、探索、拓展,这样进行分层教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课堂中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掌握了简谱及基本的乐理知识,能够运用一定的思考和音乐知识在相应的音乐情景中进行表达。针对孩子们的这些特点,教师应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利用创设的情境导入学习,使学生在易于理解并且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这一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运用白板的互动优势,让学生能够在探究、律动、模仿中学习。在本课教学中,教学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表演学习为主。 学习者分析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教学环节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1、师生同唱,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想象。聆听全曲,凸显作品的完整性,感知乐曲整体风格情绪。 1、入课 2、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3、主题乐句旋律模拟 4、主题乐句模唱 5、复听全曲 1、课前播放合唱曲《铃儿响叮当》.白板的音频插入功能 通过导入歌曲《铃儿响叮当》学生在欢快的歌声和在与老师、激活课堂气氛,并为之后的教同学的互动中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2、“嘿,孩子们,愿意和我一起学做铺垫,引出圣诞节的情境。 白板聚光灯功能,猜一猜老师请来的客人是谁。情景创建,白板显露器功能,揭示课题《乘雪橇》——管弦乐欣赏。 白板的音频插入功能。学生完整聆听全曲。 白板的音频插入功能。学生聆听主题乐句。 白板的隐藏功能。先聆听后出现旋律线,给学生留有先思考的时间。 白板的拖放组合功能 白板移动互动功能 利用白板笔请学生上台标出旋律不同之处。 白板的神奇墨水功能。请学生用La来演唱主题乐句,。反复号的出现帮助学生回顾乐理知识,并提示需要唱2遍构成完整的主题乐句。 白板的音频插入功能。学生第白板的隐藏功能。模拟圣诞老乘雪橇吗?”圣诞老人乘着雪橇,激发学生兴趣。 来到孩子们身边,引出本课内容《乘雪橇》。聆听全曲。 学生在聆听全曲的过程中,全程伴随着马儿欢快的铃铛声,想象自己乘坐雪橇的姿态并随着音乐自由律动。初步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3、“听,圣诞老人的雪橇轨迹是怎么样的?”学生聆听主题乐句,随着旋律模拟音的高低。 根据所听旋律音的高低徒手画出旋律线。并通过观察旋律线发现两个乐句的不同之处。观察简谱,请学生上台将具体的音高不同的地方表示出来。 4、先视唱简谱,再用La来演唱加入反复记号后的完整乐句。提示演唱状态、演唱情绪。能表达出策马飞驰的欢快情绪。 Ⅰ.激趣导入 3、在活动中感受乘着雪橇时急时缓、时 整体感知 高时低的场景。学生在形象的旋律线前将抽象的旋律转化成具体的音高。 4、学生能在音乐活动中,发现主题乐句的发展变化,加深记忆和对乐句的理解。 通过主题乐句的演唱,练习歌唱技能,并将感受到的情绪用歌声完整表达出来。 5.学生用歌唱来表现对乐曲的整体记忆和5、在听到主题乐句出现时唱La,二次完整聆听全曲。 聆听,主题乐句一共几次(主题整体把握。为学生对乐曲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识做铺垫。 1. 学生通过模唱旋律、节奏练习,掌握基本技能,并在聆听体验的活动中探究音乐形象,有助于学生积极的、自主的捕捉音乐信息,进行主动探索。 2、学生在对声音的模仿和探索、律动伴随 2、B段聆听与表演 1、A段聆听与表演 乐句在全曲中一共出现四次)。 什么是主题乐句? 人乘雪橇的路线。形象又直观。 白板的便捷切换功能,另一个白板作为板书,运用起来方便快捷。 1、(1)“听有什么奇特的声音?”白板便捷切换功能,结合白板的板书功能,在白板上随音乐师随音乐绘A段图。 绘画,进行直观欣赏。 (2)如何进行马蹄声模仿 ?学生探究与展示。(学生用弹舌或捏响指的方式▎X X ▎X X ▎的马蹄声进行基本节奏练习和形象模仿 ) (3) 完整A乐段表演,学生在主题乐句处用La哼唱旋律,用弹舌模仿马蹄声音乐。 白板的神奇墨水功能,将▎X X ▎X X ▎的节奏隐形,给学生聆听思考的空间后再出现。 白板的隐藏功能,将露牙齿的大马隐藏,增加趣味性,更利于学生对形象的模仿。 2、(1)师白板出示1 2 3 4 5 ? 7 8,请学生通过B段聆听找出圣诞老人填写的答案。 (2)学生在聆听后得出?处的音乐形象是马鞭声,学生用拍手的方式进行马鞭声模仿。(学生在第一个1 2 3 4 5 ?7 8 处做向上挥鞭动作,▎挥 挥 ▎挥 挥 ▎挥 拍手▎0 0 ▎。 (3)完整聆听B段,师随音乐绘图。过程中学生进行挥鞭律动和拍手马鞭声模仿,通过这个活动找出作者在这个乐段运用的创作手法。(重复) 白板的音频插入功能。聆听B段音乐。 白板的板书功能。绘图进行直观教学。 Ⅱ.逐段聆听 中进一步感受乐段, 深入分析 加深学生对 “重复“这种创作手法的理解。 3.围绕着音乐形象和基本技能两条线索,循序渐进展开,学生在自主思考、讨论、模仿、律动等充分参与的音乐实践中获得认识并提高技能。 4.音乐知识和素材的拓展,开阔学生音乐眼界,丰富音乐知识储备,提高联觉能力。 3、A1段聆听与表演 4、拓展 3、(1)学生进行A1段聆听。并小组讨论该乐段与A段的异同。 白板的音频插入功能。聆听师随音乐绘图。(学生讨论结果: A1段音乐。 白板的板书功能。绘图进行直①这一段的前面部分和第一段节观教学。 奏不一样,做了连续的切分处理 ③这段音乐和第一段前面部分使 用的主奏乐器不同,由单簧管改成了小号,大量加入定音鼓,力度也加强了④这一段前面部分用的音调也不一样(改用了布鲁斯音阶)) 白板的隐藏功能,将单簧管、小号、定音鼓隐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白板的板书功能。直接在需要的地方做标示。十分便捷。 白板的图片插入功能。介绍作者。 白板的视频插入功能,结合白板的隐藏功能,拓展音乐知识,发展音乐能力。 (2)爵士化后的主题音乐(a1) 聆听,全体学生做简单舞蹈律动(双脚交替踩节奏,双手在切分强拍处捏响指) (3)师提问:第一段的名字是A,第二段是B,第三段叫什么?为什么?作者运用了哪种创作手法?(变奏)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又有变化又有重复,得出变奏的结论) (4)师总结出A B A1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4、(1)介绍作曲家莱罗尔?安德森。 (2)学生欣赏波士顿通俗乐团演奏的《乘雪橇》视频,初步了解管弦乐队的基本编制以及该曲所使用的一些乐器。增加学生对乐队和乐器的认识。 这一表演式合作学习的设计,使学生自主1、聆听全曲,学生分组参与音乐练习。 2、师生合1、学生分四组角色表演: ①主题音乐②马蹄声 ③挥马鞭④爵士版主题 A段:主题音乐(唱La)+马蹄声模仿(弹舌或捏响指)+主题音乐(唱La) 白板的音频插入功能。 B段:马鞭声(挥鞭、拍手) +马鞭声 A1段:爵士版主题律动+马蹄声模仿+主题音乐 Ⅲ.交流情感 参与融入到音乐中、 成果展示 表达情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也是对这堂课程教学进行一个有效性 尾声:马儿嘶鸣(勒马动作) 白板的图片插入功能。 完整情境,进行结课。 白板的音频插入功能。 2、学生与老师一起全曲合作表演。交流情感,展示成果。 3、带着感恩把圣诞老人带来的美好祝福送给身边每一个人,把乘雪橇的快乐心情带出教室,带到学习生活中去。随音乐离开教室。 反馈,检验学习成果。 作,全曲展示 3、情感升华,结束本课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字数1500-2000字,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下有附纸】

《乘雪橇》教学设计

执教:时代小学 黄颖

一、教学设计 1、设计简说

《乘雪橇》是一首由美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莱罗尔.安德森创作的欢快、形象的管弦乐曲。选自人音版第9册第8课《冬雪》。乐曲通过铃铛、马鞭、马


管弦乐欣赏《乘雪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西方经济学平时作业 -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