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
1典型成化青花已不再用进口的苏麻离青,而改用江西乐平的平等青,发色淡雅而无黑铁斑。
2、已改变了永乐、宣德时期采用小笔触着色,用双勾线条,一笔涂抹的上色法,因而不如典型宣德青花留有层次和空白地。
3、少厚重的大件器,器形多轻巧。成化瓷的气泡小而密集整齐,不同于宣德器大小不同而疏朗的气泡群。
4、成化图案花纹,亦有以梵文为装饰题材,其中莲托八宝纹应属成化时期流行的纹饰。
黄釉,明代黄釉自永乐朝开始已经烧制的相当成功,但烧成鸡油黄娇艳色调的“娇黄”“鸡油黄”,过去以弘治朝为最早。 孔雀绿釉,景德镇在元代已烧制
在成化以前,已有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品种,例如宣德的青花矾红(釉上红彩)彩已相当成功。成化斗彩则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成化斗彩一般不见大件器,其器物主要有盖罐(天字罐),其中以杯和高足杯为多见。明末清初尤以葡萄杯和鸡缸杯名噪一时。成化彩瓷,彩色以红、绿、姹紫为主。 鉴定要点:
1胎质洁细,釉质纯净,用手抚摸有玉枝感;
2釉色有偏青及偏白两种,无论何种釉色,其器物外底足和器身的釉色一致,是成化官窑瓷重要特征之一。
3青花瓷除早期用苏麻离青,呈色浓翠外,大多为淡雅色调
16
4斗彩色彩鲜艳,其中姹紫色泽,成为成化朝所创制,亦仅为成化瓷所成功地应用。
5成化官窑款,迄今已发现的仅为“大明成化年制”及“大明成化年造”六子楷书款。其他均为伪作。
6成化瓷的气泡已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小不同而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
6、米糊底是成化瓷极为显明的特征之一 弘治
弘治娇黄和白釉刻填绿彩最负盛名 白地绿彩是弘治彩瓷的最主要品种 鉴定要点
1弘治是成化瓷的延续,胎洁釉润,有玉质感 2弘治釉色中白中带灰,甚至有的泛青 3器物底足较矮,无高底足的器物
4弘治盘类塌底现象为明代盘类中最典型,盘心一点下凹 5大明弘治年制,治字的水旁三点绝大多数均低于台字 正德
素三彩是正德颇负盛名的品种 正德青花器特点
1胎质虽细洁,但器体一般较为厚重,制作粗糙,琢器的接痕明显 2釉色肥亮,白中偏灰青,圈足底部为亮青釉是正德青花的主要特征,这种现象在弘治晚期已开始形成。
17
3青花料用的是江西的“无名子”,也叫”石子青“,色泽青中偏灰,不浓翠,不淡雅。正德晚期,改用西域回青,发色浓艳。 5、器形多见圆筒式和银锭式的多层盒
6、官窑器的图案花纹以缠枝花卉和龙纹为主,较多运用波斯文作为装饰
正德的彩瓷应以素三彩为最突出,它以黄、绿、蓝、紫为主,不用红色。釉上五彩的工艺,则是正德彩瓷中的又一突出品种。 嘉靖
嘉靖的官窑青花瓷,由于采用西域的回青料,色彩浓翠艳丽 青花五彩最发展的时期是万历朝
明代瓷器上进行描金装饰是最盛行的是嘉靖朝 万历
万历官窑青花瓷,继续采用西域的回青料,万历24年,回青料已用竭,故从万历二十四年一直到明末崇祯都使用浙江青料
万历的淡描青花是极为突出的工艺,用极淡的色调、双勾图案花纹 万历彩瓷所绘人物,多数是大头短躯,和这一时期版画风格一致,但已个别出现崇祯时期版画中流行的长躯人物。
万历后期常出现窗格纹,青花器中有的有指捺水印纹;在青花及彩瓷器上已出现题词。 崇祯
崇祯后期至清顺治末。配合画面的题字多见用隶体书写 崇祯釉闪灰青,光泽度不强
18
多见酱口,底有跳刀痕
宜兴紫砂器创烧于宋代,明正德、嘉靖年间制作紫砂壶最著名的人物,龚春。龚春以后有董翰、赵梁、袁锡和时朋、李茂林等大家,此后,名望最大的时大彬、与李大仲芳、徐大友泉,时称“三大“ 万历以前,紫砂器并无匣钵装烧
琉璃器和法华器
琉璃器是指陶胎上施以一种以铅为助熔剂,以含铁、铜、锰、钴为着色剂,配以石英制成的低温釉,一般是先烧陶胎,再施釉第二次烧成。我国早在战国时代盛行陶胎琉璃珠,成就最大的是山西地区。 法华器有陶胎和瓷胎两种。法华器的釉和琉璃器的釉,主要区别在于琉璃釉的助熔剂用铅,而法华器用牙硝。法华器的装饰方法是用彩画中的“立粉“技术,有人认为法华的得名是从山西的”粉花 音转而来 顺治
在顺治十四年以前的青花瓷题诗,往往用隶体书写 康熙
笠式碗、观音尊都是康熙朝的典型器
釉里三彩,康熙新创烧的一种釉下彩品种(青花、釉里红),以铁为呈色剂的釉下豆青色。
整个明代,纯粹的釉上彩,主要是红、绿、黄三种颜色。 康熙五彩瓷的主要特征:
19
1、康熙盘、碗、瓶、罐类的器底一般均能见到明显旋纹痕及黑疵。 2、除少数官窑器圈足圆浑润滑外,大多民窑器的圈足边呈尖状,而且有斑块残缺现象
3、器物画面的彩料周围有一圈闪亮的“蛤蜊光”,尤以蓝彩的周围为甚
4、由于模仿明末画家陈老莲的风格,人物脸部都不端正,凡十分端正的人物开相属于后仿,脸部只勾轮廓线,一般并不填色。 5、瓶、罐之类器物的底足,往往有二层台的硬折角,其折角凡圆浑者,则属后仿。
康熙斗彩以官窑小件器为多见。
康熙斗彩器中有两种突出的器物:一是十二月杯,一是仿成化鸡缸杯。 康熙朝的墨地素三彩是极为名贵的品种 珐琅彩
珐琅彩瓷最早从康熙朝开始,为仿制铜胎珐琅器而来,因此,清宫内务府内,把珐琅彩瓷器称为“瓷胎画珐琅”
康熙珐琅彩,所用的彩料均为进口料,玫瑰红或胭脂红色料,发色剂是微量的黄金,称为金红。上彩方法,油施彩。
康熙粉彩,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 康熙瓷鉴定要点:
1、有些器物是康熙一朝所特有的,如观音尊、棒槌瓶、金钟杯、笠式碗、凤尾尊、马蹄尊等。
2、瓶、碗、盘、罐等器底能看到明显的旋纹痕和点点黑疵。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