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瓷器鉴定知识要点(3)

2025-08-23

趣。

永乐青花器除罕见的压手杯有“永乐年制”篆书款外,其他均无款识。 永乐区别于元青花、宣德青花特征:

1、釉面有肥亮感,烧成温度较高,釉内气泡较宣德器少 2、永乐青花器的釉,基本上为白中泛青色,少数器有开片 3、青花有晕散现象——永乐、宣德直至成化前期青花都有黑铁斑 ,但永乐器则较多晕散现象。

4、永乐朝器形多见梅瓶、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双系扁瓶(抱月瓶)、大盘、压手杯等。

永乐青花器的制作,除大盘、扁瓶等少数大件器外,多数器物的底部均以施釉,这是很重要的时代特征。

永乐器底削足处理,彻底改变了元代斜削的方法,永乐细瓷一般是底足平削

永乐釉底器,有的底釉呈波浪纹

洪武盛行扁菊为主题的图案;永乐已不见扁菊图案,以花卉、瓜果为装饰图案。

永乐青花绘画笔法的主要特征是其图案花纹多为双勾填色,小笔填绘 永乐甜白瓷有厚薄两种,薄的是碗、盘、高足杯等小件器,能达到光照见影的程度,这是有名的“薄胎”器,可以薄到半脱胎程度,其大件器都属厚胎。

甜白瓷除了一部分为素面无花纹装饰外,也有一部分划花或印花装饰。

11

永乐年制 四字篆书款以甜白瓷所见为多,其中尤以半脱胎为主,款字有划和印两种,但多数永乐甜白瓷无款。永乐款不规整。 永乐甜白瓷,有釉层肥厚的滋润感,多数呈白中闪青,部分器物有开片,桔皮纹明显,聚釉处有永乐常见的水绿色。康熙仿制往往有旋痕及黑疵等康熙瓷普遍特征。永乐只有半脱胎技术,清朝脱胎技术成熟,可以产生全透效果。

永乐、宣德时期的红釉或蓝釉器,凡里外均施颜色釉的,其口沿大多有一条呈白色的透明釉边线,非常整齐,白红或白蓝相映,俗称“灯草边”,这种灯草边在宣德器上极为典型。 永宣仿龙泉釉,又称 冬青 釉。 翠青是永乐时期新创的釉色。

永乐款以青花书写的,仅见于青花压手杯。 宣德

宣德青花瓷特点

1、年款不同,宣德青花瓷中有很大部分有“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官窑款。

2、宣德窑器所用青花料有两种,一是进口的苏麻离青,含锰量低,含铁量高,烧后色泽浓艳而有铁斑;另一种是国产钴料,含锰量高,含铁量低,色泽带灰,没有铁斑。

3、永乐宣德青花瓷着彩时系用小枝笔,不见整片一笔涂抹的情况 4、宣德青花除极少数器物釉色莹白外,绝大多数釉色白中泛青,某些瓶罐类的口缘及足边聚釉出呈水绿色。

12

5、宣德青花瓷大部分底部施釉,有一部分大件器并不施釉,如天球瓶、大盘、梅瓶、大缸等。

6、器物以矮底足为多,削足处理有多种方法

7、真宣德无法用手抓起,底足足脊有棱角感,后仿者成滚圆“泥鳅背”状

8、宣德大件器,如扁壶等均系分段接合而成,在器身可看到或摸到接痕。清代仿品采用前后身模制而成,器身两侧可以看到或摸到拼缝痕迹。

9、宣德青花碗是历代碗类器形中最繁多的

10、宣德青花器上的辅助纹饰,最常见的有仰、覆瓣纹

11、宣德青花瓷图案花纹以缠枝花、折枝花,其中以缠枝莲和宝相花为多见。

12、宣德官窑器中使用龙纹较为普遍,龙的画法改变了元代的细长颈,有竖发、披发及前披发,显得较为凶猛。龙的五爪尖成带状圆圈的现象多见,也有三爪、四爪,除了云龙外,龙和云分开的图案极多。 永乐青花中少见的细描人物故事图,宣德器中已屡见不鲜。 宣德青花瓷除了白地蓝花的常见品种外,也还有蓝地白花的装饰手法,蓝地白花元代景德镇就已开始。

印花、青花装饰同于一器的方法,以洪武为最多见,永乐很少,宣德极少。

宣德釉里红瓷,在明代就以红鱼高足碗为最著。宣德釉里红瓷主要采用涂抹法。

13

宣德红釉有鲜红和豇豆红两种。 宣德鲜红瓷的特征大致如下:

1、有里、外均施红釉和外壁施红釉,里壁为透明釉两类

2、凡精细规整的器物,其口沿有露出胎釉本色的整齐的“灯草边” 3、凡精细规整的器物,近底足处凝釉截齐,垂积釉处呈青灰色,清代仿品则呈凝黑色。

4、器底有两种,多数为白釉底,或有“大明宣德年制”两行六字青花楷书款,款外有青花双圈,有的双圈并不规整。另一种为米黄色底,其色与康熙郎窑红的“炒米黄”底相同,说明康熙郎窑红是仿宣德红釉制作。

5、宣德鲜红器中,亦有描金装饰的品种

宣德蓝釉瓷,特征同红釉瓷,明代蓝釉又称霁青或祭蓝,宣德蓝釉器以素面为多,但亦有浅划暗花装饰,以龙纹为常见。

宣德白瓷最普遍的特征是器物一般都有桔皮纹,也就是前人所说的棕眼。

宣德亦有仿龙泉青釉,亦称冬青釉

酱色釉又名柿色釉,紫金釉;黄釉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低温黄釉,该釉色以明宣德为最早,全黄是至尊之色。黄釉特征1、有两种施釉方法,一是在素坯上直接施黄釉;另一种是在已烧成的白釉器上施黄釉。2、釉面肥厚,有桔皮纹;3所见以盘类为多,一般盘壁较深,圈足稍高;4、以素面无纹为多,底书“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款或刻款;5、器物施黄釉到底,置于桌上不见圈足露胎。

14

洒蓝在清代又称“吹青”,洒蓝并不是钴蓝釉,而是一种吹青料。在胎体上以青料吹施,然后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烧成。必然厚薄不同,呈如雪花的斑片,因此又有“雪花蓝”之称。洒蓝工艺只在宣德时期出现,宣德以后整个明代不再制作,清康熙后才恢复。

明代仿哥釉的烧制成功了;明代仿汝器,仅见于宣德,仿汝器的大量出现要到清雍正才是高峰,多见盘碗小件器,釉面有桔皮纹。 宣德朝有一般低温铅绿釉和孔雀绿釉的制品。宣德晋唐小楷的笔法,沿用汉碑体中的古体,没有中间一划而成。 宣德瓷鉴定要点 1釉面一般能见到桔皮纹 2、宣德官窑瓷釉内的气泡疏朗

3、宣德盘碗之底足多数有棱边感,非滚圆之“泥鳅背”

4、宣德大盘之底足内墙自上而下向外斜削,因此无法用手指抓住,凡雍正仿宣德大盘、地足内墙接近垂直,因此可以用手抓起 5、宣德官窑青花瓷,除极个别青花翠艳而无黑铁斑外,绝大多数有黑铁斑。

6、宣德官窑青花器以小笔触上彩,无一笔涂抹的制作。 7、盘类因塌底而盘心成下凹状明显,凡盘子平底者大多非真宣德 8、瓶、壶、罐之类器物均为分段拼接成形,凡前、后身合模成形者非宣德制。

景泰年间特别风行铜胎珐琅器,所谓“景泰蓝” 成化

15


元明清瓷器鉴定知识要点(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污水处理站运营托管合同模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