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图文(3)

2025-09-18

集聚发展,着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增强吸纳就业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创业创新原则。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收入的重大战略任务,鼓励引导和大力扶持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创业中小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加快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氛围,促进形成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

——专精特新原则。坚持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的专业化生产道路,支持中小企业专营一个领域,专攻一门技术,专注一个产品,磨练一项工艺,集中精力形成独特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绿色发展原则。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清洁安全转变。

——集聚发展原则。科学布局,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产业集群统筹规划,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发挥中小企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效应。

——分类指导原则。按照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地区发展差异和行业发展特色,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和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分类指导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分类指导的政策和工作协调体系。

第三节 主要目标

9

“十二五”时期,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稳步提高,创新就业作用更加显著,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特色更加鲜明,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具体目标是:

——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到“十二五”末,中小企业总数力争增加50%以上,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数超过5万家(新口径),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占全省60%以上。全省中小企业实现创业就业人员年均增加80万人以上。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中小企业在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到“十二五”末,达到60%以上。在新兴产业领域着力培育100个中小企业做精做强。全省重点培育500个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推进5000家微小企业进规模,培育10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培育10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万家小微型企业进入创新型、规模化企业行列。每年培育省级中小企业专利新产品100个以上,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到“十二五”末,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2%,实现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人员总量在“十一五”末基础上翻一番;60%以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中等以上。全省中小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10

——产业集聚更加明显。到“十二五”末,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占全省县域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5%,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150个以上,超百亿元的省重点特色产业集群80个。重点培育50个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集聚区建立100个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市县全覆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能力显著增强,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和担保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0%,注册资本5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超5家。培育100个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

——企业管理素质明显提高。实施以“百企示范,万企争先”为内涵的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工程,在全省培育和创建500家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和示范企业,10000家管理创新先进企业。年均培训中小企业管理人员20万人次,到“十二五”末,中小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占中小企业职工人数的比重超过15%。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第一节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

把推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专精特新”之路、促进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鼓励中小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中小企业加快进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和智能电网等战略

11

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快速发展新的比较优势。进一步促进传统领域中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品牌化建设。依托我省制造业优势,引导中小企业在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科技咨询、节能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方向发展。建立大企业、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的战略联盟,发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条、与大企业配套协作和产业集聚区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和目标措施,组织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细分行业领先、具有成长潜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典型,支撑和引领我省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栏1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业化: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提高生产工艺、产品和服务、市场专业化水平,成为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强者。培育为大企业和龙头企业配套的生产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的骨干型中小企业。鼓励为大企业配套,加强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培育一批“配套专家”。 精细化:支持中小企业精细化发展,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开展精细管理,生产精良的产品,提供精致服务。用高、精、尖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鼓励中小企业走差异化成长道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特色化:支持中小企业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出发,在“特”字上做文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特色服务等。 新颖化:支持中小企业新颖化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功能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新”取胜,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快培育高成长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实施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

12

育工程。以新兴产业领域为重点,以科技型企业、“双创企业”和拟上市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集中资源,每年培育100家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组织实施小微型企业进规模培育工程。 “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100个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每年培育1000家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型企业成长为规模企业。通过创业扶持,加速培育科技创业型中小企业。制定税收优惠减免政策,鼓励创办微型企业。

专栏2 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 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指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其科技创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强,发展速度、效益和质量突出的中小工业企业。 主要目标:重点培育一批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健全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制度,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点骨干企业,每年认定、公布一次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实行动态管理。高成长型中小企业上年的销售收入,苏南和苏中地区须达1亿元以上,苏北地区须达5000万元以上。 基本要求: 1. 企业发展能力:新兴产业的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交税金近三年平均增长30%以上;支柱产业的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交税金近三年平均增长25%以上;优势传统产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交税金近三年平均增长20%以上。 2. 企业盈利能力:新兴产业的企业近三年净资产平均收益率10%以上,支柱产业企业的近三年净资产平均收益率8%以上,优势传统产业的企业近三年净资产平均收益率6%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70%。 3. 企业投资能力:新兴产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近三年平均增长率30%以上;支柱产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近三年平均增长率25%以上;优势传统产业的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近三年平均增长率20%以上。 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申请企业的研发投入的增长率应超过营业收入增长率,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左右,其他产业3%左右。具有良好的创新基础条件和人材队伍。 5. 企业持续成长能力:企业的投融资能力和水平、企业的产出规模和产品质量水平在全省行业内领先。 6. 企业社会责任能力:企业的银行资信等级较高,重合同守信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13


江苏省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自考英语(二)必背词汇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