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25-09-11

2018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1. 下图为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周初,定都于镐;平息东方叛乱后,又在洛邑营建新邑东都,并迁九鼎于此,是谓“宅兹中国”。当时,营建东都和迁鼎意在 A. 开发黄河流域 B. 宣扬天命转移 C. 消弭分封弊端 D. 管辖辽阔疆域 【答案】D

【解析】镐京在今西安一带,也属于黄河流域,故营建东都与开发黄河流域无关,故A错误;营建东都和迁鼎并不能体现天命转移,周王仍然是最高统治者,没有发生天命转移,故B错误;分封弊端是指地方诸侯割据,营建东都并不能消弭分封弊端,故C错误;平息东方叛乱后,营建东都,这是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统治,管辖辽阔疆域,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地图信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平息东方叛乱后,又在洛邑营建新邑东都”,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管辖辽阔疆域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秦汉之际,儒家经典多佚。汉代儒者将流落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经典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整理下来,便是今文经,大一统、更化改制、兴礼诛贼等是其阐发的主要主张。据此可知,汉代今文经学 A. 接续了孔孟的道统思想 B. 形成了训诂考证的治学学风 C. 适应了社会治理的需要 D. 奠定了儒家信仰的理论基础 【答案】C

【解析】今文经宣传大一统、更化改制、兴礼诛贼等主张,是汉代儒学适应汉代大一统和中央集权需要的表现,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汉代今文经学接续孔孟的道统思想,故A错误;“将流落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经典……记录、整理下来”并不能体现训诂考证的治学学风,故B错误;汉代今文经学并不是儒家信仰的理论基础,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大一统、更化改制、兴礼诛贼”,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时代特征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下表为两宋时期关于“祖宗之法”的记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祖宗之法”

1第

出处 太宗即位诏书 宰相吕大防上书 侯延庆《退斋笔录》 吕中《空朝大事记“(我朝)仁意常混然于纪纲整肃之中,而纪纲常架然于仁意 讲》

A. 开始确立于宋太宗时期 B. 左右了赵宋政治运行 C. 导致士大夫纲纪观念淡薄 D. 反映了赵宋因循守旧 【答案】B

【解析】材料“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中的“先皇帝”是指宋太祖,不是宋太宗,故A错误;四段材料都反映了宋代政治遵循“祖宗之法”的规定,故B正确;“仁意常混然于纪纲整肃之中,而纪纲常架然于仁意”并不能说明士大夫纲纪观念淡薄,且其它三段材料并未涉及士大夫纲纪观念,故C错误;宋代政治遵循“祖宗之法”,这不等于因循守旧,故D错误。故选B。

4. 自隋唐以来,尤其明清时期,“官本位”思想已经在每个读书人的心里牢牢地扎根了。读书做官已成为科举时代的主导思想。这导致 A. 不学无术之风发生了逆转 B. 一批锐意创新人才的产生 C. 专制统治的基础得以扩大 D.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答案】C

记述 “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谨当遵承 “自三代以后,唯本朝百二十年中外无事,盖由祖宗所立家法 宰相蔡确以“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开始破例“抵制了神宗对一名用兵失败大臣的处斩、刺面决定 页 2第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相关内容,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使下层民众做官成为了可能,科举制的史实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能让不同阶层的人参与国家政治事务,进而扩大了统治基础,以此作答即可。 5. 20世纪初,作为理论经济学代表的《国富论》虽经严复和粱启超的翻译介绍,但在中国仍“不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反而是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同时代更受关注。这从侧面反映了

A. 维新变法影响较小 B. 实业救国渐成风尚 C. 民族经济缺乏市场意识 D. 近代教育欠缺理论深度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理论经济学在中国影响不大,但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应用经济学更受关注,而会计学、企业管理等为企业经营服务,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实业救国的思潮,故B正确;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材料与维新变法无关,故A错误;会计学、企业管理等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不能说明民族经济缺乏市场意识,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近代教育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

6. 1980年,史学界经过对光绪脉案等清宫档案的仔细研究,普遍认为光绪是由于体虚病久而自然死亡,并非死于谋杀;2008年,史学家运用中子活化等实验方法对光绪头发进行检验,证明光绪系中毒死亡。据此可推知

A. 科技推动历史认知变化 B. 档案研究更接近历史事实 C. 历史事实因时代而改变 D. 史学家决定史学观点变迁 【答案】A

页 3第

...

... ... ... ...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解读材料信息,注意找出前后结论变化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研究科技的发展进步是主要原因,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7. 下表是“一五”期间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国家计委统配的物资数量 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物资数量

A. 生产企业和产品种类大幅增加 B. 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效突出 D.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答案】D

【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国家管理的物资数量自1953-1957年呈现增长趋势,说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能力力度加大,体现出计划经济的特点,再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故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统配和管理的物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不能直接得出生产企业和产品种类大幅增加,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从图中不能直接得出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效突出,故B、C两项错误。

8. 雅典“公民打破了支配者与被支配者之间的鸿沟,从政成为一个展现公民荣誉、责任和潜能的机会,而不是少数人操控他人命运和以权谋私的机会。”这是因为古代雅典 A. 确立了以法治国的原则 B. 实行了轮番执政民主制 C. 公民以城邦利益为宗旨 D. 提高了执政者的责任感

4第

1953年 112种 115种 1957年 231种 301种 【答案】B

【解析】“公民打破了支配者与被支配者之间的鸿沟,使从政成为一种展现公民荣誉、责任和潜能的机会,而不会成为少数人操控他人命运和以权谋私的机会。”表明雅典看重担任公职的机会在公民中平等的分布,以便让尽可能多的公民能直接参政,在此基础上雅典实行了轮番而治,B正确;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提问的是雅典看重担任公职的机会在公民中平等的分布的原因,而不是影响,排除D。

9.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可见工业革命 A. 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 B. 造成社会人际关系紧张 C. 加速贵族阶层的衰落 D. 推动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答案】A

【解析】材料意思为工业革命后一些身份低微工业资产阶级,开始跻身于上流社会参与到国家政治中来,由此可得出工业革命导致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故A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审准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审清题目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因为其实好多选择题都是在设问、时间和空间等信息上设置陷阱,特别注意有些隐性的时空信息,必要时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10. 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A. 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 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 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D. 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答案】C

“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解析】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说明改革主要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绒性,C正确;A、B和D错误。

11. 从1960年到1978年,苏联政府严格控制的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大大领先同时期的欧洲甚至美国,专利发明转化速度也世界领先。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5第


2024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实习一 疾病的分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