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讲学 目标 (标清重点、难点) 1、 识别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2、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 4、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水螅图片及水螅纵切片并阅读P77-P78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水螅生活在 中,通常会固着在 上,身体呈 色, 状,顶端有多条细长的 ,呈 对称。 2、水螅的体壁由 和 两层细胞构成,身体有 无 。 3、常见的腔肠动物还有 、 、 、 等。 二、观察涡虫的图片,阅读P80-81文字,回答问题: 1、蜗虫背面呈 色,腹面颜色 。身体 ,背腹 ,体形象一片 。涡虫身体前端呈 形,两侧各有一个 ,头部背面的两个黑色的 ,可以辨别光线的明暗。 2、涡虫的身体是由 个胚层形成的,由于中胚层形成了 层,使涡虫的运动能力比水螅强。 3、 、 、 都属于扁形动物。 4、多数扁形动物中营 生活的。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阅读下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血吸虫体长仅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结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1)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 ,以 为生。血吸虫动物分类上属于 动物,在营养方式上属于 ,寄主有 和 。 (2)请你设计三个方案,防止血吸虫的传播。 ① 。 ② 。 ③ 。 三、当堂巩固 1、腔肠动物在进化中的地位是( ) A.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B.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C.具有三个胚层的低等动物 D.具有完整消化管的低等动物 2、下列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腔肠动物是 ( ) A、血吸虫 B、涡虫 C、海葵 D、猪肉绦虫 3、涡虫身体的哪个胚层形成了身体的肌肉层 ( )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侧胚层 4、米猪肉是指猪肉内含有 ( ) A、猪肉绦虫的幼虫 B、猪肉绦虫的虫卵 C、血吸虫卵 D、血吸虫
二次备课 1
5、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 ) A、胃 B、小肠 C、肝脏 D、大脑 6.猪肉绦虫的生活环境是( ) A.幼虫生活在大米里,成虫寄生在猪的肌肉里 B.幼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成虫寄生在猪的肌肉里 C.幼虫寄生在人的肌肉里,成虫寄生在猪的小肠里 D.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里,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 7.猪肉绦虫的繁殖力很强,每个猪肉绦虫可产生700-1000个节片,每个节片可产生50000个受精卵。强大的生殖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 A.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 B.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 C.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 D.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 8.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 A.涡虫 B.血吸虫 C.珊瑚虫 D.猪肉绦虫 教学反思:
2
课题: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讲学 目标 (标清重点、难点) 1、识别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2、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 。前端有 、后端有 、 体表具有 它可以起保护作用。 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食糜。 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 器官。 2、线形动物主要包括 、 、 、 、 、等。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 。 4、蚯蚓的运动:蚯蚓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 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5、蚯蚓的呼吸:蚯蚓 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 ,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 。 6、 像蚯蚓这样,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 7、 除蚯蚓外,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环节动物?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为什么便前便后要洗手? 2、为什么切菜的时候熟食和生食要分开? 3、在一些地方,大雨后蚯蚓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 三、当堂巩固 1.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2.在下列蛔虫形态结构的特征中,哪项是比水螅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 ) A.虫体细长 B.具有消化腔 C.四周围有三片唇 D.具有口和肛门 3.蛔虫进入人体是通过( ) A.呼吸道 B.口腔 C.蚊虫叮咬 D.皮肤 4.患蛔虫病的人常有失眠、烦躁、夜惊等症状,其原因是蛔虫( ) A.唇片叮咬 B.虫体活动 C.分泌毒素 D.吸食人体营养 5.能正常生活的蚯蚓,其体表状况应为( ) A.湿润、光滑 B.干燥、光滑 C.湿润、粗糙 D.干燥、粗糙 6.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 A.环境气体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 B.将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 C.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壁变干燥 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
二次备课 3
体表 7.蚯蚓的生存环境是( )。 A.干燥,疏松的土壤 B.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C.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D.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 8.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9.蚯蚓的体壁总是湿润的,这有利于蚯蚓( )。 A.完成呼吸 B.在土壤中运动 C.吸收营养 D.保持水分 10.蚯蚓体表刚毛的作用是( ) A.防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捕杀小动物 D.协助呼吸 11.观察蚯蚓标本时,应区分其前、后、背、腹,标志是( ) A.有眼睛的是前端,颜色浅的是背面 B.有环带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背面 C.有肛门的是后端,颜色浅的是腹面 D.有口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腹面 教学反思:
4
课题: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讲学 目标 (标清重点、难点)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 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 , , ,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 , 为贝壳。贝壳能随着 ,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4.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常见的种类有 。 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 ,躯体、足和触角均 。使得它们的运动更加 ,活动范围更加 ,体表有 既能 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 。 6、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蝉、 、蟹、 等。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可意义? 2、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3、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三、当堂巩固 二次备课 一、选择题: 1.白天下过雨后,经常见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 A 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呼吸 B 土壤中食物减少,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觅食 C 蚯蚓爬到地面上来饮水 D 潮湿的地面有利于蚯蚓运动 2.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 对虾 B 蜈蚣 C 蛇 D 水蛭 3.我们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最方便的是根据( ) A 体节的形状 B 环带的位置 C 刚毛的长短 D 口和肛门的位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