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
A.社会消费支出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2、扩大再生产是指( )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3、国债最早产生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算 D.单式预算 5、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 B.第一次产业革命 C.第二次产业革命 D.20世纪30年代
6、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 )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 7、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是( )
A.预算赤字 B.决算赤字 C.公共赤字 D.赤字政策 8、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企业 9、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 )
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10、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于( )
A.接受捐赠 B.行政收费 C.强制征税 D.社会成员自愿交纳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算 E绩效预算 2、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 A.纯公共物品 B.大众物品
C.混合物品 D.剩余物品 E.计划物品 3、国债属于( )
A.财政范畴 B.税收范畴
C.信用范畴 D.财务范畴 E.流通范畴 4、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的内容有( ) A.文教科卫事业费 B.行政国防费
C.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 D.社会保障费用 E.财政补贴 5、转移性支出包括( )
A.固定资产投资 B.社会保障支出
C.行政事业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 E.捐赠支出 6、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包括( )
A.税收收入 B.国债收入C.企业收入 D.规费收入 E.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7、税收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公平性C.无偿性 D.固定性 E.简便性 8、属于商品税的具体税种有( )
A.增值税 B.消费税C.营业税 D.关税 E.财产税 四、简述题
1.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第一类混合物品应采取怎样的提供方式? 2.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流转税的性质及特点?
4.决定财力和财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6.公共需要具有哪些特征?
7.影响国防费开支规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包括哪些? 2.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形式上看,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是( )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国债收入 D.收费收入 2、纳税主体为( )
A.纳税人 B.负税人 C.国家 D.征税对象 3、税收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对财政最有利的国债发行价格是( )
A.溢价 B.折价 C.平价 D.市场交易的即期价格 5、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
A.社会公共需要 B.私人需要 C.混合需要 D.国有企业的需要
6、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 )
A.财政收支平衡 B.国际收支平衡 C.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D.充分就业
7、“最低费用选择法”在评价财政支出效益时,主要适用于( )
A.经济项目 B.政治军事项目 C.公共事业项目 D.基础设施项目
8、从社会产品的使用过程看,财政的重置投资是指( ) A.满足社会消费后,剩余部分的社会产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B.剩余产品(M)中的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C.剩余产品中用于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投资
D.由C转化而来的用于弥补生产资料消耗的简单再生产的投资 9、能够保证国家政治职能得以实现的财政支出是(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10、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国债期限长而私债期限短
B.国债用于规模大的项目而私债用于规模小的项目 C.私债有明确的财产为担保,而国债无财产担保
D.国债是政府发行,不以盈利为目的,而私债以盈利为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建国以来.我国曾经实行过的预算管理体制有( ) A.统收统支体制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D.分税制 E.分权制 2、财政赤字可能对经济带来的影响表现为( ) A.扩张需求 B.促进经济增长
C.形成通货膨胀 D.增加收入 E.形成收入再分配 3、从理论上讲,下列哪些情况下,财政赤字不会引起总需求扩张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
A.私人储蓄>私人投资 B.私人储蓄<私人投资 C.出口>进口 D.出口<进口 E.私人储蓄=私人投资,且出口=进口 4、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 )
A.物价相对稳定 B.收入合理分配 C.经济适度增长
D.增加就业 E.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 5、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公共产品 D.社会分配不公 E.宏观经济波动 6、公共物品可的提供方式可采取哪几种( )
A.政府生产,政府提供 B.私人生产,政府购买(提供) C.政府生产,私人提供 D.私人生产,私人提供
E.政府生产,一部分由政府提供(免费使用),一部分由市场提供(交费使用) 7、衡量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E.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8、下列具体支出中,能够体现国家政治职能的支出项目是( ) A.行政管理费 B.文教事业费 C.国防费 D.社会保障费用 E.财政补贴 四、简述题
1.简述瓦格纳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法则。 2.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3.现代国债的功能是什么? 4.简述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
5.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是什么? 6.简述“拉弗曲线”的政策涵义。
7.简述政府预算的原则。 五、论述题
1.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2.论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限为( )
A.元月1日-12月31日 B.4月1日-次年3月31日 C.7月1日-次年6月30日 D.10月1日-次年9月30日 2、财政政策的主体是( )
A.政府 B.财政部 C.企业及行政机关 D.财政工具 3、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解决( )
A.中央地方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利润划分
C.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划分 D.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利益划分 4、衡量财政收支平衡的正确方法是( ) A.(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B.经常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C.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D.(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
5、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益的现象被称作( ) A.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外部效应 D.免费搭车 6、纯公共物品只能由什么来提供( )
A.市场 B.政府 C.企业 D.社会组织 7、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有( ) A.不断增长的趋势 B.不断下降的趋势
C.绝对量增长而相对量下降 D.绝对量减少而相对量增长 9、税收客体是指( )
A.纳税人 B.负税人 C.国家 D.征税对象 10、商品税的征税对象是( )
A.商品流转额 B.商品收益额 C.商品利润额 D.商品增值额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财政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财政政策类型具体包括( ) A.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 B.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C.扩张性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E.中性财政政策 2、国债规模包括( )
A.历年累积的国债总额 B.历年已清偿的债务总额 C.当年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D.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E.按计划准备发行的国债总额
3、编制国家预算的原则有( )
A.公开性 B.可靠性
C.计划性 D.统一性 E.年度性 4、分级包干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
A.加剧地方投资,导致经济过热 B.加重重复建设
C.加剧中央干预 D.加重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 E.扩大地区间贫富分化
5、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 )
A税收 B.公债C.投资 D.补贴 E.公开市场业务 6、下列具有外部正效应的是( )
A.路灯照明 B.煤汽管道泄漏
C.农业新品种开发形成的粮食增产 D.农药化肥的运用带来的农作物增产 E.核裂变原理的发现及原子能的应用 7、文教科卫支出属于( )
A.投资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E.生产性支出 8、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劳务)交换为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 ) A.积累支出 B.消费支出
C.补偿支出 D.购买支出 E.转移支出 四、简述题
1.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是什么?
2.试分析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3.简述税收的替代效应。
4.试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内容。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是什么?
6.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有何经济分析意义? 7.简述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 五、论述题
1.试述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2.计算哈伯格三角形面积
习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发生时,同时伴随着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类支出称为( )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生产性支出 D.非生产性支出
2、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作为无偿性的财政支出,属于 (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转移性支出
3、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
A.税收 B.公债 C.公共支出 D利率 4、公债的排挤效应是指 ( )
A.发行公债使认购者实际收入减少 B.发行公债使银行存款减少
C.发行公债使货币流通量减少 D.发行公债使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减少 5、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 )
A.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划分上 B.地方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C.地方是否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划分 6、所谓“硬赤字”是指 ( )
A.通过发行国债弥补的赤字 B.通过向国外借款弥补的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