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物理(全国通用)总复习单元评估检测(2)

2025-09-20

受电场力作用,沿着AB中垂线从C点运动到D点(C、D是关于AB对称的两点)。下列关于粒子运动的v-t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选C、D。由于是同种电荷,所以连线中点的场强为零,无穷远处场强也为零,其间有一点电场强度最大,所以粒子从C点向中点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可能一直减小,也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选项A、B错误,C、D正确。

7.(2015·新余模拟)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光滑圆弧轨道半径为R,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L,顶点C恰好位于圆周最低点,CD是AB边的中垂线。在A、

B两顶点上放置一对等量异种电荷。现把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由圆弧的最高点M处静止释放,到最低点C时速度为v0。不计+Q对原电场的影响,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静电力常量为k,则( ) A.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 B.C点电势比D点电势高 C.M点电势为(m

-2mgR)

D.小球对轨道最低点C处的压力大小为mg+m

【解析】选C、D。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做功,机械能不守恒,A错;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分布,CD为等势面,B错;无穷远处电势为0,CD为等势面,所以CD电势为0,小球从M到C,由动能定理,电场力所做的功W=m==(m正确。

8.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自C点由静止释放,小物块带电荷量q=2C,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mgR,所以M点的电势φ

-2mgR),C正确;小球对轨道最低点C处的压力大小mg+m,D

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1V/m B.由C点到A点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C.由C点到A点,电势逐渐降低 D.B、A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BA=8.25V

【解析】选A、C、D。由图乙可知,物块在B点加速度最大,且加速度为a=

=2m/s2,根据Eq=ma,可知B点场强最大,为E=1V/m,A正确;从

C到A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电势能一直减小,B错误;从C到A电势逐渐降低,C正确;从B到A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UBAq=mv2-m正确。

【总结提升】电场中功能关系的应用

(1)若只有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两者之和守恒。 (2)若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重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其总和守恒。

(3)电场力做功与电荷电势能的变化相对应,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4)合外力对电荷所做的总功等于电荷动能的增量。

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44分。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 9.(20分)(2015·黄冈模拟)如图所示,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固定点O,用一根长度为l=0.40m的绝缘细线把质量为m=0.20kg,带有q=6.0×10-4C正电荷的金属小球悬挂在O点,小球静止在B点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求:

代入数据,UBA×2=×1×72-×1×42,得UBA=8.25V,D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2)将小球拉至位置A使细线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小球通过最低点C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的大小。

(3)如果要使小球能绕O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在A点时沿垂直于OA方向运动的初速度v0的大小。(g取10m/s2,sin37°=0.60,cos37°=0.80)

【解析】(1)带电小球在B点静止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 qE=mgtanθ 得:E=

=

V/m

=2.5×103V/m (4分)

由U=Ed有:UAB=-E(1-sinθ)l=-2.5×103×(1-sin37°)×0.4V=-400V (3分)

(2)设小球运动至C点时速度为vC则: mgl-qEl=m (3分)

在C点,小球受重力和细线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得:

2vCF-mg=m

l代入数据,联立解得:F=3N (3分)

(3)小球做完整圆周运动时必须通过B点的对称点,设在该点时小球的最小速度为v,

mv2则:mgcosθ+qEsinθ=

l

(3分)

-mglcosθ-qEl(1+sinθ)=mv2-m (2分)

m/s

联立解得:v0= (2分)

答案:(1)-400V (2)3N (3)m/s

10.(24分)(2015·长沙模拟)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长8cm,两极板间距离d=8cm,A极板比B极板电势高300V,一电荷量q=1×10-10C、质量m=1×10-20kg的带正电的粒子,沿电场中心线RO垂直电场线方向飞入电场,初速度v0=2×106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PS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已知两界面MN、PS相距为12cm,D是中心线RO与界面PS的交点,O点在中心线上,距离界面PS为9cm,粒子穿过界面PS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bc上,不计粒子重力(静电力常数k=9.0×109N·m2/C2)。

(1)求粒子穿过界面MN时偏离中心线RO的距离多远?到达PS界面时离D点多远?

(2)确定点电荷Q的电性并求其电荷量的大小。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的三个要点:


2024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物理(全国通用)总复习单元评估检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12、《雨点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