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最新版
1、稀缺性:是指资源的有限性,但这种有限性并不是指资源的绝对数量上的多寡,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的不断上升的需求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同时,在既定的技艺条件下,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有限的。
2、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实证分析:说明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它不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
4、规范分析:说明的是应该怎么样的问题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行为的标准。 5、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指假定外界诸因素及各自变量是已知的来分析变量达到均衡时所出现的情况及所需条件。
6、边际分析:某一生产要素最小单位的变化。
7、需求: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主观偏好或需要,核心客观条件是收入
8、需求量:是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9、供给:在一定的投入条件下,生产者对某一商品的意愿生产。
10、供给量: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且能够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11、需求的价格弹性:价格每变化1%,需求量变化%
12、需求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价格和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13、经济学: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理论。
15、市场:狭义,商品交换的场所 广义,在经济中现实或潜在的买卖方在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中所形成的消费关系的总和。
第二章
1、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总和。
3、边际效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量。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增加的,但增加的效用是不断减少的。
5、无差异曲线:对于任意两种商品而言,能够使消费者达到相同效用的不同商品组合的点的集合。
6、边际替代率: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去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意愿程度。
7、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8、预算约束线当人们在主观偏好的基础上考虑要购买商品时要收到收入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9、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最优组合 消费者在现有条件下实现最大效用。
10、恩格尔曲线:是一条联系收入变化和商品X消费量变化的曲线。正常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是从左下朝右上倾斜的,劣质商品时从左上朝右下倾斜的。
11、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2、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3、价格效应:等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14、正常商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同方向变化的商品。
吉芬商品: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情况的原因。
15、消费者剩余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差额。
第三章
曲阜师范大学最新版
1、生产函数: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者投入的生产要素与所实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函数。
2、长期:指的就是在这段期限中厂商可以改变所有的投入,
3、短期:指的是至少无法改变某些要素投入的那段时期。
4、边际产量:(MP)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或者使用最后一个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5、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也叫做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一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在开始阶段可能会上升,但迟早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6、等产量线:能够使生产者达到相同产量不同要素投入的组合点的集合
7、等成本曲线:实现相同成本的不同要素组合。
8、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9、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0、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一是在成本既定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生产的技术效率);二是在产量既定条件下,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生产的经济效率)。
11、生产扩张线:在模型中表现为产量上升,企业在考虑自己产量上升时,所选择的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12、规模报酬:涉及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如果所有要素投入按同比例增加也带来产出的同比例增加,称规模报酬不变。如果所有要素投入按同比例增加带来产出更大比例的增加,称规模报酬递增,反之
13、会计成本:(显性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格
14、经济成本:(生产成本)厂商实际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总和。
15、经济利润: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16、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17、固定成本指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固定投入带来的成本并无法随产量变化而变
18、可变成本:是指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可变投入带来的成本随厂商的产量变化而
19、边际成本:是增加以单位产量带来的增加的成本,实际上就是边际可变成本。 短期成本:在短期,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部分和可变成本部分之分。
20、长期成本:在长期,厂商的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第四章
1、厂商: 为某一目的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独立的机构或组织,具体来说,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组织
2、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种或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的集合。
3、市场:是由所有同一种或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潜在供给者和需求者所组成。
4、交易费用:就是为了完成交易而发生的费用。分为:寻找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履行合约的成本、监督合约的履行和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等。
5、组织成本:指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而产生的企业组织内部交易的成本,并不包括企业原有的生产成本。
第五章
1、市场结构:市场上现有的或潜在的买卖方之间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曲阜师范大学最新版
2、完全竞争市场:在众多生产相同产品的厂商,而不存在任何干扰因素的市场
3、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4、寡占市场:是一种不完全竞争市场,其基本特征是少数几家大规模的厂商占据了整个行业或行业的大部分产出。
5、总收益: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6、平均收益: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
7、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8、停止营业点:即关闭点,是AVC的最低点。
9、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
10、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11、自然垄断:厂商平均成本曲线的递增一直持续到产量很高的阶段,以致整个市场的需求由一家厂商来提供成本最低的现象 12、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个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
13、价格歧视: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要求对不同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
14、拐折的需求曲线:斯威齐模型)寡头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在坐标上不是一条光滑曲线,其斜率在市场上决定的P水平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一个拐点这样的需求曲线被称为拐折的需求曲线,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寡占市场模型 .
15、价格领导:是指在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率先制定价格,其他厂商随后以该“领导者”的价格为基础决定各自的价格。
16、卡特尔:一个行业中主要厂商通过明确的通常的正式的协议来协调各自的产量,P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而建立的组织
第七章
1、派生需求:引致需求,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2、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如果厂商雇佣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一定的产品,固定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而不断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品的增量
3、边际收益产品:它表示一般情况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MRP = MR * MP
4、边际产品价值: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5、边际要素成本:边际要素成本是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收益
6、买方垄断:一种产品只有一个买家的市场结构。
附:
1、边际转换率:是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
2、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它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