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姓氏研究所研究员谢钧祥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使用过的姓氏有11969个。其中,当今前120大姓约为全国汉族人口的90%以上。归纳120大姓,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出自四位祖先,即黄帝、炎帝、太昊、少昊。总的说来,120姓多数属于黄帝族,少部分属于炎帝族。其中,属于黄帝族及兼属黄帝族的姓氏共占120大姓的88%。对其进行分析后发现:黄帝产生的姓氏,从母系角度考虑,绝大多数都出自嫘祖。黄帝族有两个分支,一为颛顼族,二为帝喾族,而这两大分支都出自嫘祖。此外,古代的姓氏还有直接出自嫘祖者,例如嫘姓,据《元和姓纂》记载,即是黄帝的妻子嫘祖的后代。所以说嫘祖与我们密切相连。
了解嫘祖的故居,在今天的河南省西平县境。
关于嫘祖许许多多的活动,再一次印证了嫘祖在我们心中不可磨灭的地位。2007年11月,“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嫘祖故里河南西平隆重举行。据悉,一个县同时被命名为两个国家级文化之乡、同时挂四块牌子在国内尚属首次。
今天上午八时许,在授牌仪式现场河南西平杨庄高中内,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九时三十分左右,有关领导开始宣读正式命名授牌文件,并向西平县授牌。来自国家、河南省、驻马店市等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民众近两万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河南西平地处伏牛山余脉,为战国、汉晋时期着名冶铸重地,西平酒店战国冶铁遗址,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嫘祖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正妃,是她发明植桑养蚕、缫丝制衣,和黄帝一道开创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被誉为“人文女祖”。
今年六月中旬,“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专家组一行专程赴河南西平县,对该县申报的“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进行评审验收。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西平县(古西陵)是嫘祖故里,是中华民族植桑养蚕、缫丝制衣文明的发源地,嫘祖文化的原生地。遗址遗存确定准确,有历史记载真实,民风民俗延续久远,传承至今不变,民间文化底蕴浑厚,影响广泛。西平的冶铁铸剑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又有诸多历史典籍记载和原生态性的多处历史遗存;不仅流传有众多的民间神话、传说、风物掌故,又有对棠溪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另悉,《嫘祖文化研究》一书也与今年九月正式由文物出版社结集出版发行,并于今天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书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论证了嫘祖故里在西平;嫘祖乃中华人文女祖;嫘祖发明了植桑养蚕、缫丝制衣、和黄帝一道带领子民开创了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功莫大焉,被后世奉为蚕神和祖神(旅游之神)而世代尊崇。不少论文还就研究与开发嫘祖文化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表了真知灼见。
嫘祖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东华初级中学初二:黄佳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