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的批评性通报,是针对部分地区或单位存在着的同一类问题提出的批评的。这类通报,虽然涉及的面比较广,但因其错误性质基本相同,所以写法上以概括为主,大体和情况通报相近。
3、情况通报。主要起着沟通情况的作用。旨在使下级单位和群众了解面上的情况,以便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正文主要包括两项内容;通报有关情况;分析并作出结论。具体写法,有的是先摆情况,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有的是先通过简要分析作出结论,再列举情况,来说明结论的正确性和针对性;总之,写法多样,如何表述可因事制宜,无须强求一律。
(三)尾部。包括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有的在通报标题中已标明发文机关名称,这里就不必再写。
五、撰写通报应注意的问题
(一)通报的内容必须真实。通报的事实,所引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动笔前要调查研究,对有关情况和事例要认真进行核对,客观、准确地进行分析、评论。
(二)通报决定要恰如其分。无论哪一种通报,都要做到态度鲜明,分析中肯,评价实事求是,结论公正准确,用语把握分寸。否则通报不但会缺乏说服力,而且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三)通报的语言要简洁、庄重。其中表扬性和批评性的通报还应注意用语分寸,要力求文实相副,不讲空话、套话,不讲过头的话。
例文:
批评性通报
XXX省关于××省××市××县
擅自停课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迎送活动的通报
2006年11月5日,××省××市××县举行××高速公路在本县通车仪式,××县主要领导擅自决定,让本县部分中、小学校停课参加通车仪式,近千名中小学生在风雪天等候长达二小时,致使部分中小学生生病,学生家长和群众极为愤慨,致信中央要求坚决制止此类现象。
中小学校依照国家规定建立有严格的教育教学秩序,这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破坏。现在一些地方的个别领导利用自己的权力,动辄调用中小学生为各种会议、考察、参观、访问甚至商业性典礼搞迎送或礼仪活动,有些地方还因此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县发生的问题,已不只是一般的形式主义,而是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此类不良风气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学习和活动安排,要有利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今后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规定,不得擅自停课或随意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种迎送或“礼仪”活动,如确有必要组织的,须报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XXX办公室 (盖章)
2006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