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21 现代生物科技

2025-08-04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21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选择题

1.(2013?安徽高考?T6)下图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可以准确计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 B.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C.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D.放射自显影结果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 【解题指南】正确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计数培养皿中酵母菌的数量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 (2)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和终止子是目的基因表达的必要结构; (3)DNA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细菌培养和基因工程等有关知识。A项,用取样调查法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只能估算推测出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故错误;B项,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是转录形成mRNA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复制的必要条件,故错误;C项,DNA杂交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完成的,故错误;D项,放射性标记的DNA探针能与相应的DNA杂交产生放射自显影,而只

有特定的DNA才与探针相结合,所以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故正确。

2.(2013?四川高考?T1)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 )

A.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C.ATP的合成与分解 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2)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 (3)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选D。本题以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为背景,综合考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光合作用、细胞代谢和变异,综合性强。

A项,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阶段,此过程中既有细胞增殖又有细胞分化,故正确;

B项,在再分化的过程中,愈伤组织形成的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有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故正确;

C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需要ATP提供能量,故正确;

D项,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但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有基因重组,故错误。

3.(2013?大纲版?T2)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区分以下两点:

(1)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不同。动物细胞培养依据的是细胞的增殖,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2)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结果不同。植物组织培养既可获得细胞或细胞产物,也可获得所需个体;动物细胞培养一般不能获得个体。

【解析】选B。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及有关细胞工程的应用等知识。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如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需加入动物血清,而植物组织培养则不需要,A正确;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加入胰蛋白酶,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而植物组织培养则不需要胰蛋白酶,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可产生新个体,而动物细胞培养一般不能得到个体,而是得到某种器官或细胞产物,C正确;把一定浓度的有毒物质加入培养动物细胞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染色体的变异情况可确定该有毒物质的毒性,植物组织培养可培育脱毒植株,D正确。

4.(2013?重庆高考?T2)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明白图中各序号的含义:①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②过程是动物细胞融合,③是杂交细胞,④过程是筛选杂交瘤细胞。 【解析】选D。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工程中的制备单克隆抗体。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A项错误;胰蛋白酶可使组织分散为单个细胞,B项错误;③为杂交细胞,若是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才同时具有(效应)B淋巴细胞(可产生抗体)和骨髓瘤细胞(可无限增殖)的特性,C项错误;④是经筛选后获得的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项正确。 5.(2013?广东高考?T3)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性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 )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分析以下流程图:预期蛋白质的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相应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解析】选C。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的设计流程相关知识。如果对多肽P1进行改造,首先根据预期功能设计多肽的分子结构,即根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再根据模拟肽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编码模拟肽的DNA片段,从而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最后从表达产生的模拟肽中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6.(2013·江苏高考·T13)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HH的

个体早期死亡。一对夫妻均为该病患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辅助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首先经超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 B.从囊胚中分离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 C.根据检测结果筛选基因型为hh的胚胎 D.将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后移植到子宫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是hh。

(2)明确要获得正常个体,必须对胚胎的基因型进行检测。 (3)明确胚胎移植的过程。

【解析】选D。本题考查胚胎工程。A项和C项中,经过超数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在胚胎中选择hh个体,故A项和C项正确。B项中,可以分离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故正确。D项中,胚胎移植的时期是桑椹胚或囊胚期,不是原肠胚期,故错误。

7.(2013·江苏高考·T1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我国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了标识制度。 (2)明确对待转基因技术,应该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解析】选B。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A项中,我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

性迈出了重要一步,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故正确。B项中,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争议,还没有哪个国家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故错误。C项中,为了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必须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故正确。D项中,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也是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论的集中点,故正确。 8.(2013·浙江高考·T6)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实验小鼠

皮肤组织

皮肤细胞

细胞培养1

细胞培养2

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 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 C.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 D.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胰蛋白酶的作用。

(2)理解“异倍体核型”与“异质性”含义。

【解析】选C。本题综合考查了动物细胞培养相关操作过程和识记理解能力。A项中,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毒、无菌的环境,甲过程指从实验小鼠身上取下皮肤组织,该过程需要对小鼠进行消毒处理,故正确;B项中,乙过程表示将得到的皮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进行处理,故正确;C项中,丙过程表示原代培养,此时的细胞仍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故错误;D项中,丁过程表示通过选择或纯化从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株的过程,细胞质有异质性,故正确。 二、非选择题


2024高考资料高考生物考点(13年真题)分类汇总21 现代生物科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三实习班主任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